红岩村“养殖-沼气-种植+灯”生态农业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红岩村生态旅游及生态农业生产模式,探讨了\种植-沼气-养殖+灯\模式的概念、生产流程与循环路径。该模式以种养业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串联种、养、加工等产业,建立沼气肥全程利用的综合性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流程包括养猪、沼气、果树、诱虫灯、养鱼等5个环节,循环路径体现了生物链间的联动协调,五位一体,每个环节在空间上互相链接。剖析了这种模式的具体实践与成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 生态循环 红岩村 生物链
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位于恭城县南面,属莲花镇所辖,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交通良好,通信方便,村内农户95户,390余人。
因其壮观的万亩月柿园的天然的秀丽景色,得天独厚的旅游基础条件,于2005年11月通过市、区、国家旅游局的验收,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称号。
红岩村在未开发旅游前,住房破旧不堪,经济结构单一。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将其与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富余劳动力本土化转移结合起来,农户住上了统一规划的新型乡村别墅,家家户户用上了沼气,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红岩村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共建有独立别墅小洋楼50幢、开办旅游餐馆23家,有客房300多间,床位600多张,累计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5500多万元。并争取资金,建成我区第一个村级污水排放处理系统。红岩村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引来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红岩村之所以逐步走向富裕,是因为当地农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猪-沼-果”三位一体模式就是当地成效较明显的一个农业生产模式。在发展生态循环种养殖的过程中,自己获得最大收益的同时,为村里种植农户带来福音,推动当地生态种养殖业的发展。在1000亩无公害柿子园沼气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养猪户将自己养殖场内每天产生猪粪和基地的烂菜叶、瓜果等投进沼气池,在解决了养殖粪尿污染的同时,利用沼渣、沼液种植柿子,走上了“养殖-沼气-种植+灯”的生态循环农业之路。
1. 调查背景及方法
“由于没有很好地处理猪场粪便和生产、生活废物,猪粪尿污水外排放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附近居民怨声载道。沼气池的建设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所建的沼气池不但解决了猪粪污染,提供全村农户生活用气,示范效果凸显。猪场日常生活,煮饭、照明、热水器冲凉用气都可解决,达到了利用再生能源和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猪粪变废为宝,污染解决了,两年就收回成本。另外,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成为最好的有机肥料,沼液直接排放到猪场的鱼塘肥鱼,沼渣供给柿子园,一举多得。
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通过对当地农业生态旅游进行实地考察,并访问了当地居民,了解红岩村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对沼气的机构及运作方式有了较详细的了解。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红岩村的基本情况
红岩村拥有天人合一的优美自然环境,美丽的平江河流经该村,河蚌翠竹林立,杨柳飘逸,周边以马头山、老虎山为代表的五座山峰,神态各异,呈“五马归巢”之势,风光无限。百年古柿成林,景致非凡。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光景台等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红岩村依据自身条件,开发了诸多充满乡土气息的旅游项目,(1)乡村风光,大片的生态果林、乡村农舍、溪流河岸。(3)乡村休闲,如塘边垂钓、自助登山、瑶寨歌舞欣赏等娱乐活动。以及田园徒步、农事体验、农艺学习、农家旅馆、特色农家饭、果饮品尝等。
2.2“养殖-沼气-种植+灯”生态农业模式
红岩村采取独特的养殖种植模式,主要以“养殖-沼气-种植+灯”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生产模式,各个循环互相联系形成了养猪、沼气、果树、诱虫灯、养鱼“五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社区循环经济模式,做到了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了环境。
现在家家户户都装上了沼气灶、沼气灯,猪圈厕所也改了,烧饭、煮菜也不受烟熏火燎了,家里贴上瓷砖干净多了。用沼肥壅地,化肥、农药用得也少了,家庭生活、生产支出都相应减少了。
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畜牧业(主要是养猪)、沼气互相促进,沼液、沼渣又促进种植业(主要是柿子、蔬菜)的发展,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沼气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是国家重点推广使用的一种清洁
能源。建一个8~10立方米沼气池投入资金不到2千元,可连续使用15~20年,每年可节省烧煤、烧柴费用300元以上,节省农药化肥开支300~500元。沼液和沼渣对作物生长具有刺激和调节作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对作物病、虫害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沼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提高作物产量。沼渣、沼液作为叶面施肥,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沼液可用于浸种。沼液施于作物,能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尤其是蔬菜、瓜果,且施用沼液的蔬菜硝酸盐残留量显著降低,符合卫生食用(指熟食)标准。同时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减少农民作为燃料的森林砍伐量,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3.讨论
红岩村是我市较早推行“养殖┼沼气┼种植”模式的行政村之一。该村用人畜粪便发酵沼气,作为燃料,然后用经过发酵的肥料种柿子。在这种模式下,红岩村经济收入较高,卫生洁净。红岩村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近几年养猪业利润较低,我们去红岩村调查时村里的养猪户已放弃养猪,因此沼气池的原料来源较少,使得产气不足,无法供应村民生活用气。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向当地村民讲授如何科学养猪,加大养猪业的利润让养猪户能继续养猪。以保证生态农业循环链的完整。另外,当地村民养鱼规模较少,虽然家家户户的有鱼池,但鱼池面积不大,产鱼量少,无法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因此应适当扩大养鱼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最后该村有大面积的果园,应该合理开发果园的利用价值,比如在果园饲养土鸡。这样可以增长生物链加大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 马世明《农业生态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2月第2版 2.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71241880/1.html 3.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EXbwmOZvV4
4. http://www.ce.cn/xwzx/gnsz/zg/200912/24/t20091224_20682646.s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