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7)已知合成氨反应的浓度数据如下 3H2 + N2 2NH3
起始浓度(摩/升) 3.0 1.00 2秒末浓度(摩/升) 1.8 0.6 0.8
当用氨气浓度的增加来表示该反应的速度时,该反应的速度是 A 0.2摩/升·秒 B 0.4摩/升·秒 C 0.6摩/升·秒 D 0.8摩/升·秒 E 1.2摩/升·秒 3、(1995)反应4NH3(气)+5O2 (气) 4NO(气)+6H2O(气)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v (O2 )=0.010mol/L·S B v (NO)=0.008mol/L·S C v (H2O)=0.003mol/L·S D v (NH3)=0.002mol/L·S 4、(1998)反应 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2L的 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 NO: 0.001mol/L B H2O: 0.002mol/L C NH3 : 0.002mol/L D O2: 0.00125mol/L 5、(1999)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v(NH3 )=0.0100mol·L-1·S -1 B v(O2)=0.0010mol·L-1·S-1 C v(NO)=0.0010mol·L-1·S -1 D v(H2O)=0.045mol·L-1·S -1 6、(2000)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5mol/L·min B 1mol/L·min C 2mol/L·min D 3mol/L·min
7、(2001理综)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气)+B(气)2C(气)
-
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2004老课程理综)反应2SO2+O22SO3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 0.4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 0.1s B 2.5s C 5s D 10s 答案:1BE 2B 3CD 4AD 5C 6C 7B 8C
高考热点选择题——10化学平衡
1、(91)反应:X(气)+3Y(气) 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和气体中Z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
A B C D
2、(98)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升气体R和5升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气)+5Q(气)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 2 B 3 C 4 D 5 3、(9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 4、(200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气)bB(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 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 a>b
5、(2002单科)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 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6、(2003理综)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 、2moL和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增加1moL D 均减少1moL 7、(2003大综)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血中,反应2NO2(气)N2O4(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8、(03上海)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v正(N2)=v正(H2) B v正(N2)=v逆(NH3) C 2v正(H2 )=3v逆(NH3) D v正(N2)=3v逆(H2) 9、(2004北京理综)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2HI(g)
--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 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1。若H2和I2的
--
起始浓度均变为0. 2 mol·L1,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答案:1C 2A 3B 4AC 5AB 6C 7A 8C 9C
高考热点选择题——11原电池
1、(92)下列叙述中,可以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 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 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 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2、(94)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2Ag+ Zn(OH)2 Ag2O + 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Ag B Zn(OH)2 C Ag2O D Zn 3、(96)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氯气,已知铅蓄电池放电时发生如下反应:
----
负极Pb+ SO42= PbSO4+2e,正极PbO2+4H++ SO42+2e= PbSO4+2H2O,今若制得Cl20.050摩,这时电池内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
A 0.025摩 B 0.050摩 C 0.10摩 D 0.20摩 4、(200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200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B 用明矾净化水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6、(2002)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 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7、(2003)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熔点比生铁的低
B 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 C 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 D 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 8、(2004天津理综)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电极是负极
--
B 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 4e=2H2O+O2↑
C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 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答案:1CD 2D 3C 4C 5A 6BC 7D 8B
高考热点选择题——12元素及其化合物
1、(1993)下列元素的单质中,最易跟氢气反应生成氢化物的是 A 硼 B 氮 C 氟 D 碳 2、(1993)a、b、c、d、e分别是Cu、Ag、Fe、Al、Mg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
按照
全部
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 A Fe Cu Al Ag Mg B Al Cu Mg Ag Fe C Mg Cu Al Ag Fe D Mg Ag Al Cu Fe 3、(199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漂白粉的有效成份是氯酸钠
B 氟化氢在空气中呈现白雾,这种白雾有剧毒 C 碘化钾水溶液能使淀粉变蓝 D 氟气通入水中有氧气生成 4、(1995)下列物质中,既可与盐酸反应,又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 NaHSO4 B NaHCO3 C Na2SO3 D NH4NO3
5(1998)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 硫酸 B 氯水 C 硝酸锌 D 氯化铜 6、(2000)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 A Ag B Cu C A1 D Fe
7、?2002上海?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灼烧至质量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2SO4与BaCl2溶液 C 等物质的量的NaHCO3与Na2O2固体 D 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8(2002)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得到红棕色的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A Fe(OH)3;Fe2O3 B Fe(OH)2;FeO C Fe(OH)2、Fe(OH)3;Fe3O4 D Fe2O3;Fe(OH)3
9、?2003?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 NO和NO2,② NO2和O2,③ 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V1>V2>V3 B V1>V3>V2 C V2>V3>V1 D V3>V1>V2 10、(2004上海)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苛性钠 B 碘化氢 C 硫酸 D 醋酸 11、(2004上海)下列物质中不会因见光而分解的是
A NaHCO3 B HNO3 C AgI D HClO 12、(2004老课程理综)若1.8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氢气, 则该金属是
A Al B Mg C Fe D Zn
答案:1C 2C 3BD 4B 5BC 6B 7AB 8A 9B 10A 11A 12A
高考热点选择题——13同分异构体
1、(1990)进行一氯取代反应后,只能生成三种沸点不同的产物的烷烃是 A (CH3) 2 CH CH2CH2CH3 B (CH3 CH2) 2 CHCH3 C (CH3) 2 CH CH (CH3) 2 D (CH3) 3 C CH2CH3 2、(1996)某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该烃的分子式可以是 A C3H8 B C4H10 C C5H12 D C6H14 3、(1998)1,2,3-三苯基环丙烷的三个苯基可以分布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