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易错点特训(7)
1、1929年,美国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当时政府( )
A.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经济
2、有学者研究指出,1929年~1938年,美国大部分商品滞销,但收音机的销售量却呈爆炸式增长。由此可以推理当时( )
A.民众闲暇时间大幅增加 B.电子产品不受危机影响 C.民众醉心于超前性消费 D.美国已经走出经济危机
3、20世纪30年代,阿诺德.汤因比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崩溃 B.经济大危机
C.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1930年,美国通过了极端贸易保护主义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一经实施即有33个国家提出抗议,随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幅度增加关税,引发了全面的贸易战。当时这种措施( )
①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②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③诱发了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崩溃 ④推动了本国经济的恢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美国人卡尔·德格勒曾指出,胡佛与罗斯福“都认为大企业需要控制,他们有个时候曾经都相信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佳途径”,“他们认为做某些事情来对付经济危机是政府的责任”……胡佛“是打破政府(对经济)漠不关心和软弱无力的习俗的第一人”。据此可知,卡尔·德格勒认为胡佛改革( ) A.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B.以有限干预经济应对危机 C.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
6、面对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胡佛认为,自由资本主义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富裕的社会,而绝对尊重个人自由则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原因;如果经济危机是社会为了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并不是一个过于昂贵的代价。为此,他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 B.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C.援助西欧以摆脱经济危机 D.推行针对苏联的冷战战略
7、到1942年前,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的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罗斯福政府推行这一举措的主要效果在于(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
B.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
D.扩大了救济面,增加了社会购买力
C.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
8、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9、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胀”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 ) A.增加货币发行量 B.扩大政府开支
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D.增加政府税收
10、哈佛商学院教授卡特原本两袖清风,后来成为西部最大的零售公司总经理,持有该公司100万美元的股票,成为最大的股东之一。这一现象在二战后的美国日益普遍,其造成的主要影响是
A.促成专业经理人的出现,有利于中产阶级壮大 B.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避免了生产无政府状态 C.股权分散使资本家丧失企业决定权 D.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率越来越高
11、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 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 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 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 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12、冷战时期,日本作为抵御苏联影响的桥头堡,得到了美国大量的经济援助。朝鲜战争爆发使日本重工业复苏。这些都开启了日本经济奇迹的大门,由此可见( )
A.日本经济发展与国际形势密切相关 B.日本经济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 C.日本经济实质上是美国经济的附庸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法国、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弃低关税或自由贸易政策,实行全面的保护关税。19世纪末,英国殖民大臣约瑟夫·张伯伦认为英帝国应该建立共同的关税,以保护帝国不受到外来竞争的危害。这个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由贸易的原则,而自由贸易长期以来已经是英国的立国之本,受到两大党的共同维护。1903年张伯伦公开宣布他主张建立保护性关税,并辞去殖民大臣职务。不久,他建立“关税改革同盟”,大力宣传关税改革思想,掀起声势浩大的关税改革运动。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著《英国通史》
材料二 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通过对890种商品提高征税的法案,各种商品进口税平均提高40%。当时上千名经济学家反对这种经济上的极端民族主义,认为最后对美国也会不利,但胡佛认为此法符合美国民族最高利益。这一法令的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关税战。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采取报复措施,进口税率比1929年提高了60%~100%。到1932年4月更增加到76国以上。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伯伦主张关税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挑起关税战产生的国际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农业改革是其“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1929年1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49,到1932年2月下降为57,由于谷物价格不敷收割和运输的费用,因而任它腐烂在田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下跌,使农场收入迅速下降。
——童有好《罗斯福新政农业政策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
材料二 由于有效克服危机尚需时日,这期间美国的农产品价格仍将继续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所以必须着眼在国内寻求一个实际能够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有效方法……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从1932年到1939年,美国小麦、玉米、燕麦等主要农产品的平均价格从每蒲式
D.日本经济缺乏政府的主导作用
尔28.5美分增加到5(2)3美分,棉花价格从每磅6.52美分增加至9.09美分,美国农业的总收入从390亿美元增加至660亿美元。
——王祖奇《亨利?A?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
材料三 罗斯福政府是公开声明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为了维护它,就要改革它。农业新政就是这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改革是一种农业资本主义结构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刘绪贻《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次农业遭受严重打击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减少农民生产过剩”的措施是什么?此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改革方面的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在金融业和工业方面的重要举措。
答案
1.B2.A3.B4.C5.A6.B7.D8.C9.C10.A11.A12.A
13.(1)背景: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国内市场受到冲击;美德等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崛起;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影响:各国相互报复,致使世界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加深了危机程度,使世界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更长;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14.(1)事件: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 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2)措施:减少耕地,屠宰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
目的:提高和稳定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局限性:是一种农业结构性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3)局限性:是一种农业结构性改革,而非革命性改革。 重要举措
① 金融: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② 工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等,防止肓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