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山东省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标准 (试行)
山东省教育厅 2008年5月 条 1
。
编
译
说
明...........................................................................................................................................5
2。山东省普通高中办学基本条件标准(试行)..............................................................................................................................................................................................1993.山东省小学办学基本条件标准(试行)…… 48
4。《山东省小学办学基本条件标准(试行)…… 80
《山东省中小学办学基本条件标准(试行)》
编制制度规定,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我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 为推进学校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组织人员起草了《山东省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普通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山东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现将《标准》制定中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 1。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省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逐步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面的教育监督、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示范县(市、区)”的建立、”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课桌椅更新”、”共同实践”项目和”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都有很大的差距。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多的薄弱学校。许多学校都有过时的教学仪器、书籍、音响和体育器材,计算机数量不足,学生住宿条件差,学校功能室不足,班级规模大,教室拥挤,无法与 - 2-
相比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有相当数量的破旧建筑。与此同时,一些地
方利用学校布局的调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超大型、超豪华学校,降低了公共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加剧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失衡。这些差距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199多年来,由于中小学办学条件缺乏标准,我省中小学的规划、建设和设备配置一直遵循“两基”规定,设置标准低,学校分类管理,标准不一。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XXXX义务教育学校音乐和美术教学设备目录》)(教育、体育和艺术司?《XXXX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XXXX八月至XXXX三月)。标准起草小组在广泛收集数据、研究和学习的基础上,起草了标准初稿,经过反复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征求了市教育局、省教育局相关处室和下属单位的意见。省、市教育部门、基础教育、基础设施、财政、人事、师范教育、体育卫生艺术、教学科研科、电教厅、仪器站等部门(部门)和单位负责分工。他们分别去下属单位和学校进行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实际计算,他们认真研究和分析了相关指标,并提出了大量的修改意见。起草小组总结了反馈意见,并进一步修订了“标准”在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按照“法律、规范、适用、简明”的原则,召开了几十次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经过十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了本标准。 4。
标准框架相关问题说明《标准》分为七个部分:一般原则、学校设置
和规划、 - 6-
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学校建筑标准、设备条件标准、教师配备标准和公共经费标准
(1)学校的设立和规划以及学校建设用地的标准以《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标准》(建筑标准?在XXXX,山东省教育厅和建设厅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制定了《中小学园林绿化管理办法》(鲁教财?1999年?第54号)规定新建学校必须有足够的绿地,绿地率不得低于35%鉴于上述两个标准与此前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试行)》存在较大差距,根据我省实际情况和浙江省标准确定。在 (2)校舍建设标准中,中小学普通教室、运动室、办公室、生活室的建筑面积指标基本按照《城市普通中小学 - 7-
住宅建设标准》制定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新颁布的《中小学科学实验室设备规范》(JY/T 0385-XXXX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艺术教学设备目录),科学实验室及辅助用房的建设区域应及时配备能够满足当前教材需要的艺术设备艺术教学设备的具体配套标准见附件3。
(2)音乐教学设备
音乐教学设备配套,以满足师生的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
- XXXX年一贯制初中部分 - 47-
2、学校设置与规划(1)学校设置
1、普通初中的设置应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化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特别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趋势,考虑交通和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学校布局,使学校能够
2、新建学校应选择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日照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共设施相对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丘陵地区的滑坡路段、悬崖边和悬崖底部、河湾和泥石流区、大坝泄洪区和其他不安全区域。架空高压输电线路、高压电缆和通航河流不得穿越校园。
3、学校应避开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场所,如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感染病房、停尸房、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站、垃圾站和公安看守所等。
4年,学校设置应本着相对集中、优化配置的原则,注重规模效益的合理规划原则城市中学的布局必须与城市扩张和社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应充分考虑移徙工人的子女(流动人口)和移徙人口的子女的就学问题。原则上,农村人口在5万以上的乡镇可以建1至2所初中,人口在5万以下的乡镇可以建1所初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