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D.
作用在杠杆上动力F的力臂L
三、简答和计算题(共26分,第19小题5分、第20小题6分,第21小题7分,第22小题8分)
19.在观察碘的升华实验时,小原和小艳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关于碘的加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A.用热水加热;B.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外焰温度约为400℃﹣600℃)。经过多次实验验证,确认A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请你简述A方式的合理之处。
20.如图所示,是小普同学利用自制的简易天平在家实验时的情景,请仔细观察,并根据图
中信息,求:(1)该液体的密度;
(2)若烧杯的底面积为20cm,装有此液体对天平托盘的压强。(g取10N/kg)
2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可调,小灯泡L1标有“6V6W”的字样,小灯泡L2、L3标有“6V 12W”的字样,(不考虑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1)闭合开关S1、S2、S3,调节电源电压为6V时,求电流表A1的示数;
(2)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S3,调节电源电压为12V时,求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闭合开关S2、S3,断开开关S1,调节电源电压为10V时,求小灯泡L3的实际发光功率。
2
22.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的爆米花机的电路图,该爆米花机具有制作和保温功能。只闭合开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关S1时,R1加热,电动机搅拌,开始制作爆米花;只闭合开关S2时,R2保温,防止爆米花变凉;爆米花机的铭牌如表所示。[c玉米=1.2×10J/(Kg℃)]
额定电压 加热功率 保温功率 电动机功率 220V 200W 22W 40W 3
(1)将100g、20℃的玉米加热到300℃成为爆米花时,求玉米粒需要吸收的热量; (2)电阻R1发热,把100g、20℃的玉米粒加热成为爆米花,需要用时5min,求R1的加热效率。
(3)求保温电阻R2的阻值。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23
.
亲
爱
的
同
学
,
你
会
正
确
使
用
下
列
仪
器
吗
?
(1)如图1所示,圆筒测力计使用前要校零,看清量程和 。使用中,测得桶重为G,则该桶水重为 G;
(2)如图2所示,是小梅同学做完实验后的场景。请你帮助她完成实验器材的整理: 第一步,用镊子将砝码从托盘上取下, ,并将小石块从托盘上取下,放在桌面上;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第二步, 。 第三步, 。
第四步,将天平放回包装盒。
(3)如图3所示,是一种家庭常用的温度计,又称寒暑表,它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其测量范围是 。
24.2018年,江西省将全面实现义乌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有一项督导工作就是检查实验报告。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 、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路程s/cm 时间t/s 平均速度v/(cms) 【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是做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 斜面的坡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2AB段 45 3.0 BC段 56 2.8 AC段 101 5.8 17.4
25.科学探究时初中物理课本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的形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 (一)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所做的一系列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按照要求填写表格:
提出问题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的关系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对应图中的序号 a,c,d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请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表一要求:保持电阻R不变(R=5Ω),U(2V、4V、6V),电流随电压的变化 表二要求:保持电压U不变(U=6V),R(5Ω,10Ω,15Ω),电流随电阻的变化
26.智能手机进入平常百姓家,很多人对它爱不释手。瑞瑞同学学习了物理知识后,对手机的一些功能进行了科学探究。 (一)拍照功能
【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同一位置,拍同一地点,为什么会变大呢? 【猜想与假设】手机的镜头可能是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焦距可以改变的凸透镜。
【设计实验】瑞瑞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水透镜,探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保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利用注射器注入或吸出水的多少,改变水透镜的厚薄,从而改变水透镜焦距;
(2)测出水透镜焦距的大小,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后,将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记录在下表:
凸透镜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正倒 像的大小 实像的大小 【分析与论证】
小学+初中+高中+努力=大学
1 30 26 倒立 缩小 焦距f=14cm 2 40 22 倒立 缩小 由大变小 3 60 18 倒立 缩小 4 30 34 倒立 焦距f=16cm 5 40 27 倒立 缩小 由大变小 6 60 22 倒立 缩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