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暑期期间,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8)将防暑降温领导小组人员的联系方式、报警及急救电话制表张贴于宣传栏中,防止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取得联系。
9)当室外温度达到30℃以上时,准备好保温桶,及时供应茶水。茶水供应点:K0+228拱涵处供给,1#主墩处供给,2#主墩处供给,K1+620处供给。保温桶由各使用单位自备并安排专人负责开水供应,茶叶由项目部根据实际人数发放,发放的原则是必须保证所有室外工作人员都能够喝上茶水。对重点岗位的重点人物安排专人现场监督其服用人丹8粒(或十滴水1支),确保防暑降温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3 培训和演练 3.3.1 培训
1)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学习关于防暑降温的常识及中暑急救的简单方法,并要求在施工中能够熟练运用。
2)学习本预案,使广大员工知道怎么进行防暑降温工作,如何应对中暑事件。
3.3.2 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部或公司每年夏季到来前进行大型救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1、演练目的
1)、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及充分程度 2)、检测应急设备
3)、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任务和职责 4)、测试应急人中的协调能力 5)、辨别和改正计划中的缺陷 6)、检测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为了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
5
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项目部于每月的20日开展一次救援演练,应急救援训练已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在应急救援过程中项目部还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1、演练时人员均必须准时到位,并配带好各自的防护用品。 2、在救过程中应做到“自我保护,抢救他人”及积极有效的抢救。 3、必须严格遵守有关领导的指挥,做到“以假论真”,有效地实施抢救措施。应急训练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或提高队伍的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4 中暑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夏季施工气候炎热, 建筑工人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 劳动强度大, 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 因此, 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 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4.1.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 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 从技术、 保健、 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4.1.1 组织措施
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4.1.1.1 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 ,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4.1.1.2 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 ,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4.1.1.3 贯彻 《劳动合同法》 ,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 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4.1.2 技术措施
4.1.2.1 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建筑业劳动强度。
6
4.1.2.2 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 ,室内通风良好 ,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4.1.2.3 在车间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4.1.3 卫生保健措施
4.1.3.1 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4.1.3.2 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 ,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 0.1~0.3%的清凉饮料。 暑期还可供给工人绿豆汤、 茶水 ,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 300 毫升。
4.1.3.3 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兰色或灰色的工作服,颜色越浅越阻率越大。对辐射强度大的工种应供给白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露天作业应戴白色安全帽,防止阳光曝晒。 4.2. 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应急措施
4.2.1 中暑症状的表现
4.2.1.1 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 注意力不能集中, 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 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起过37.5度。
4.2.1.2 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8 .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4.2.1.3 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 ,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 随着出现昏迷、 痉挛或手脚抽搐。 稍作观察会发现, 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4.2.2 应急措施
7
1)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首先应讯速将患者撤离施工现场,送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方安静休息,解开衣服,喝含盐清凉饮料,吹吹风即可恢复。必要时可进行刮痧疗法,或针灸或服用清热解署的中西药物等;
2)对于重症中暑,除实行上述急救措施外,急送医院或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中西结合治疗;
3)及时上报。
附件一: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上报流程图
首先发现者紧急大声呼救——条件许可紧急施救——报告联络有关人员(紧急时立即报警打救助电话)——成立应急指挥组(必要时向社会发出应急呼唤)——实施应急救援——上报有关部门——保护事故现场等——善后工作。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