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白磷 D.固体氖
解析:选D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白磷和固体氖,而白磷易和氧气反应,固体氖不能跟氧气反应。
5.下列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 A.镁 C.氟化钾
B.干冰 D.金刚石
解析:选C A项镁是金属,属于金属晶体;B项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属于分子晶体;D项是原子晶体。
6.具有下列性质的物质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 )
A.熔点1 070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均能导电 B.熔点10.31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 C.能溶于CCl4,熔点112.8 ℃,沸点444.6 ℃ D.熔点97.81 ℃,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
解析:选A 溶于水和受热熔化时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其晶体为离子晶体。再根据晶体的熔沸点、溶解性和导电性等特点,可推断出B中晶体为分子晶体,C中晶体也是分子晶体,D中晶体为金属晶体。
7.下表列出的对晶体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
选项 晶体名称 晶体中的微粒 微粒间的作用 A 碘化钾 阴、阳离子 B 干冰 分子 C 石英 原子 D 碘 分子 分子间作用力 -
离子键 分子间作用力 离子键 解析:选C 碘化钾为离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离子键;干冰和碘都是分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石英是原子晶体,微粒间作用力为共价键,C错误。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不可能存在其他化学键 B.SiO2与CO2的晶体类型相同
C.NaHSO4、NaOH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D.晶体熔点:金刚石>食盐>冰>干冰
解析:选D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可能存在共价键(如强碱、Na2O2等);SiO2
是原子晶体,CO2是分子晶体;NaHSO4、NaOH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1。
9.根据下表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回答问题:
名称性质 熔点/℃ 沸点/℃
NaCl 810 1465 MgCl2 710 1418 AlCl3 180 160 SiCl4 68 57 单质B 2300 2500 (1)SiCl4是________晶体;单质B可能是________晶体。 (2)NaCl、MgCl2晶体类型均为________晶体。 (3)AlCl3在升华时破坏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表中所给熔、沸点数据,可知SiCl4熔、沸点最低,应为分子晶体;单质B的熔、沸点最高,因此可能为原子晶体;NaCl、MgCl2的熔、沸点较高,应为离子晶体;AlCl3的熔、沸点较低,为分子晶体,且沸点比熔点低,易升华,升华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答案:(1)分子 原子 (2)离子 (3)分子间作用力
10.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均可形成A2B型氢化物,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__________,c为__________;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
(3)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它们形成的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离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___,分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每空填一种)。
解析:a、b、c、d和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故a为C。b和d均可形成A2B型氢化物,则b为O,d为S。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c和e均为第3周期元素,故c为Na,e为Cl。
答案:(1)C Na (2)CO、O2、Cl2 (3)金刚石 NaCl Na CO(或O2、Cl2)
1.下列化学式表示物质分子的是( ) A.Na2SO4 C.H2SO4
B.SiO2 D.Al
解析:选C 在四种晶体中,只有分子晶体才存在分子,所以四个备选项中只有H2SO4
是表示物质分子的化学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都以共价键相结合 B.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解析:选A 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如Hg常温下为液体,B错误;干冰为分子晶体,升华时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但分子内共价键不变,C错误;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重水、超重水互为同素异形体 B.C60、C80互为同位素 C.晶体中一定存在化学键
D.NaCl是离子化合物,其晶体是离子晶体
解析:选D A中水、重水、超重水属于化合物不属于单质,不可能互为同素异形体。B中C60、C80由碳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两者属于同素异形体。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其晶体中不含化学键,C项错误。
4.下列各组中,既含有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又含有原子晶体的是( ) A.KCl、H2SO4、P4 C.NH4F、C60、金刚石
B.CO2、Na3PO4、Mg D.Si、SiO2、K2CO3
解析:选C A项中的H2SO4和P4都是分子晶体;B项中的Mg是金属晶体;D项中的Si和SiO2都是原子晶体。
5.一种新型材料B4C,它可用于制作切削工具和高温热交换器。关于B4C的推断正确的是( )
A.B4C是一种分子晶体 B.B4C是一种离子晶体 C.B4C是一种原子晶体
D.B4C分子是由4个硼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
解析:选C 根据B4C的用途可知,B4C的熔点高、硬度大,所以应为原子晶体,构成微粒是原子。
6.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N2+3C=====2AlN+3C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解析:选C 在反应中Al2O3中两种元素的化合价没有 变化;在反应中N的化合价
高温
从0价降到-3价,每生成2 mol AlN应得到6 mol电子;耐高温、抗冲击不是分子晶体所具备的性质;氮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与铝结合时,应当显示-3价。
7.已知下表中几种物质的熔、沸点:
物质 熔点/℃ 沸点/℃ NaCl 801 1 413 KBr 730 1 380 AlCl3 190 180 单质X 1 415 2 355 SiCl4 -70 53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lCl3晶体加热易升华 B.SiCl4是分子晶体 C.单质X可能是原子晶体 D.AlCl3是原子晶体
解析:选D AlCl3的沸点比熔点低,加热易升华;SiCl4的熔、沸点比较低,一定是分子晶体;未知物熔、沸点很高,有可能是原子晶体;AlCl3是共价化合物,且其熔、沸点较低,是分子晶体。
8.X是第2周期元素,能与氧形成X2O5。则有关X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单质在常温下以分子晶体的形式存在 B.X的氢化物在固态属于分子晶体 C.XO2晶体中的作用力只有分子间作用力 D.X所在族元素的单质在固态时属于同一类晶体
解析:选B X2O5中X的化合价是+5,X又是第2周期元素,则X是氮元素。N2在常温下是气体而不是晶体,A项不正确;NH3的晶体是分子晶体,B项正确;NO2晶体是分子晶体,NO2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力,NO2分子内的N、O原子间有共价键,C项不正确;N在第ⅤA族,其中N、P单质的晶体是分子晶体,Sb(锑)、Bi(铋)单质的晶体都是金属晶体,D项不正确。
9.现有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如下表:
A组 金刚石:3 550 ℃ 硅晶体:1 420 ℃ 硼晶体:2 300 ℃ 二氧化硅:1 723 ℃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__。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 ②导电性 ③导热性 ④延展性
B组 Li:181 ℃ Na:98 ℃ K:64 ℃ Rb:39 ℃ C组 HF:—83 ℃ HCl:-115 ℃ HBr:-89 ℃ HI:-51 ℃ D组 NaCl:801 ℃ KCl:776 ℃ RbCl:718 ℃ CsCl:645 ℃
(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小 ②水溶液能导电 ③固体能导电 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解析:A组熔点高,而且已知金刚石、硅为原子晶体;B组为金属晶体,所以应该具备金属晶体的性质;C组中HF分子间存在氢键;D组为离子晶体,具备离子晶体的性质。
答案:(1)原子 共价键 (2)①②③④ (3)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只要答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即可) (4)②④
10.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Z和W元素形成的化合物Z3W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U的单质在W2中燃烧可生成UW和UW2两种气体。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V的单质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Z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2)U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的晶体类型可能是(填序号)________。 ①原子晶体 ②离子晶体 ③分子晶体 ④金属晶体
(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沸点较低的是(填 化学式)________。 (4)YW2气体通入BaCl2和HNO3的混合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和无色气体VW,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VW和YW2还原性较强的是(填化学式) ________。
解析:结合元素周期表进行推断。由“Y的单质在W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知,Y为S,W为O;由Z3W4是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可知,Z为Fe;U的原子序数最小,可与W形成UW和UW2两种气体,可推知,U为C;X的单质是一种金属,在UW2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白两种固体,再由原子序数的顺序可知X为Mg;V的原子序数介于U和W之间,故V只能为N。(1)V的单质为氮气,其结构式为N≡N;Z为Fe,位于第4周期Ⅷ族。(2)U为C,由碳形成的同素异形体中金刚石为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故应选①③。(3)U、V、W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分别为CH4、NH3、H2O,因NH3和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沸点较低的是CH4。(4)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NO和SO2相比,还原性较强的是SO2。
答案:(1)N≡N 第4周期Ⅷ族 (2)①③ (3)CH4 (4)3SO2+2NO3+3Ba2+2H2O===3BaSO4↓+2NO+4H SO2
+
-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