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灰尘掩住名著之光
绵阳考生
日前,有学校撰文称四大名著有太多负面影响,因此不适合儿童阅读。这一观点在社会上引起激烈的讨论。
诚然,四大名著中确实有负面的内容:毕竟《水浒》中有血腥场景,毕竟《西游记》单调乏味,毕竟《三国演义》有阴谋诡计,毕竟《红楼梦》悲剧收场。
但这只不过是一些“缺点”,是一些灰尘罢了。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被灰尘迷住双眼,而是“拂其尘,彰其光”,看到四大名著的美。
因为,从《水浒》我们学到了忠义,从《三国演义》我们学到了胆识与谋略,从《西游记》我们学到了坚韧,从《红楼梦》我们学到了世事无常。
儿童是一张不谙世事的白纸,用纯洁无瑕的白色映射着世界的斑斓。我们要做的,不应该是永远呵护这一片白色,而应当拿起画笔,小心翼翼地勾线、上色,直到其成为独一无二的美丽画作。因此,处于成长初期,懵懂无知的儿童,正在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正需要价值理念和文化素养的建立和积累。
为此,“四大名著”不失为一个最佳选项。但我们不能一味要求阅读而忽视了指导。因为儿童全凭兴趣阅读,难免会“跑偏”受到负面内容的误导。这时,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便凸显了出来。“拂其臣,彰其光”,教育者们此时便应充当“向导”的角色,使儿童们避开负面内容的险沟,绕开“封建思想”的暗石,同时,看到“忠义智勇”的光芒,学到一个个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故事,积累起传统文化的因子,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
另一方面,在不拘泥于微小缺点,大胆教育的同时,我们更应当注意真正会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因素。我们是否应当积极地节能减排,为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是否应当坚守规章制度,为儿童创造更好的法治环境?我们是否应当乐于助人传播正能量,为儿童创造更好的道德环境?我想,答案显而易见吧。
所以,与其纠结于四大名著上的一丝微尘,倒不如多关心社会时事引导社会价值观;与其夸夸其谈博人眼球,倒不如潜心多做几个学问;与其过于强调四大名著中的缺点,不如“拂其臣,彰其光”,把里面的精华带给全社会,也多少算是贡献良好的环境。
所以,不要让灰尘掩住了名著之光!
过度保护终成患
绵阳考生
一些学者大喊禁止儿童阅读四大名著,给出的理由却让人啼笑皆非。《三国》多诡计,《水浒》暴力,《西游记》虚无,《红楼》色情。他们看到的是书中最 最不重要的一部分,却忽略了四大名著的真正价值。即使是四大名著中的一些少量片段就让孩子拒绝中华文化的瑰宝,我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极其愚蠢的。这是对儿童的过度的不必要的保护。
现在的社会存在太多的这样的问题,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而家长也恨不得能用一己之力将外面的负面信息蔽屏,只想让孩子做他们心中最单纯的那个人。但现实是,无论你们怎样保护,孩子终将要面对社会。就连四大名著中“不纯洁” 想情节都受不了的孩子面对社会也只能因无法接受而逃离。
就如最近发生的多起电信诈骗案来说,一边我们虽然在指责嫌犯,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思考,受害者们大多为大学生,但为什么却会被小条小小的短信而被骗,有人甚至丧命。这就是家人过度保护而种下的恶果。他们把孩子当做自己的希望,努力让自己能够让他们免遭伤害。现实却恰恰相反,对社会阴暗片什么都不懂恶他们心灵脆弱,只会被伤得体无完肤。
四大名著是中国的文化国宝,他们形成于文化世俗化的明清时期,故然就会反映到社会的劣根性或一些平民的生活。他们不是四书五经,满篇即是伦理道德这样的书的确“干净”但对于现代生活中的儿童又会有多大的作用呢?
之前有段时间盛行读经,学生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学堂读经,现在有的孩子已经十八九岁,但他们所表达的只有后悔。读经少年李明武说:“我可以倒背如流四书五经,但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什么新闻,社会上我也无法立足。”这完全可以印证过度保护后的危害。让儿童从小接触这个社会以后才懂得如何适应它。
四大名著并没有错,重点在于一部分学者和家长的那颗对孩子的玻璃心。反观之,孔明的智慧,宋江的义气,林黛玉的才学,更多的好的方面能够让孩子学到,这样何乐而不为呢?不要让你的过度保护成为压垮“孩子”的那根“稻草”。
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日前,有学者撰文称:四大名著不适合儿童阅读一一《水浒传》讲打家劫舍,《三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宣扬虚无主义,《红楼梦》大讲色空幻灭。这个观点引起了激烈讨论,有人撰文反驳:学者所指的负面内容并非四大名著的主旨,在整体上,四大名著何其大雅,负面影响何其微小;相比之下,社会复杂,人心难测,现实环境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远胜四大名著。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1.性质:
命题在要求上表述为“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与2016全国卷三的作文要求的表述一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或者说是情景评论文写作。而非普通的材料作文或者话题作文。因此首先就事论事,然后适当挖掘或者挖掘传承传统文化,或者挖掘阅读之于孩子的成长。
2.综合解读:
这要求必须对材料做综合解读:
(1)四大名著(传统文化)——儿童阅读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巅峰作品,何其大雅,影响深远,我们理应传承;当然就儿童阅读而言,其负面影响也一定存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其实四大名著应该是瑕不掩瑜,因此就不应该因噎废食,对之我们应该引导和引导儿童,让他们明白应该有扬弃、扬什么弃什么、如何去扬弃。
瑕:《水浒传》讲打家劫舍,《三国演义》充斥阴谋诡计,《西游记》宣扬虚无主义,《红楼梦》大讲色空幻灭——思想内容上的负面影响,当然还有语言上的深奥。
瑜:《水浒传》的义气,《三国演义》的智慧,《西游记》的执着,《红楼梦》的真情。还有文学艺术,还有传统文化,还有语言传承??
(2)四大名著——儿童——阅读
阅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路径,即便那些“瑕”影响孩子,但成长不能在真空中,唯有在现实中磨练才能真正成长。孩子在这样的阅读中提升辨析能力、是非判断能力,才是真正的儿童阅读。
3.忌讳:
(1)只是提取了“动作”——用正确的态度面对,而忽略了“四大名著”——传统文化,从而将范围泛化,比如谈如何正确面对人生,如何正确面对正误??。(2)舍本逐末,抓社会现实的消极影响来谈孩子的成长,丢弃了儿童阅读和四大名著。社会现实的负面影响就是材料中之于儿童阅读四大名著的衬托。
(3)放不开脚步,仅仅就四大名著来谈。 4.重点:
以“扬弃”为例:是什么和为什么不是重点,当然为什么是需要适当论证的,重点在于怎么办——引导孩子学会扬弃,扬什么弃什么,如何扬弃。
5.新颖与深刻:
运用“纵向追问”“横向联想”“分类分解”“巧取角度”达成。 (1)“纵向追问”:①四大名著对儿童负面影响从何而来?
——其本身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一定负面性;儿童对正面负面影响的辨别力差,缺乏扬弃的能力,儿童容易受到各种影响。
②阅读四大名著,对儿童而言,还有那些影响?其中负面的、正面的是什么? ——负面:文字比较深奥,影响儿童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正面:依然有更多的正面的思想品性的影响,文化之美、文学艺术之美、语言之美??
相比之下,正面的更多,影响更大。
③儿童的阅读价值何在?儿童需要什么样的阅读读本?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提升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传承文化,促成儿童成长。 儿童阅读读本应该多样化,不仅仅有童话。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理应一代代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