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盐城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生 物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化合物与性激素属于同一类的是 A.脂肪 B.糖原 C.无机盐 D.核酸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叶绿体 D.中心体参与纺锤体形成 3.下列科研成果与科学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科学家 科 研 成 果 使用的技术或方法 A 达尔文 胚芽鞘尖端可产生生长素 观察统计法 B 孟德尔 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法 C 艾弗里 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转化 噬菌体培养技术 D 卡尔文 CO2→C3→(CH2O) 同位素标记法 4.下列应用与细胞呼吸原理无关的是 A.及时解救涝灾作物 B.零上低温储藏果蔬 C.适当进行有氧运动 D.用高浓度的糖腌制番茄 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衰老,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 C.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D.细胞凋亡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6.下列与图示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1代表感受器 B.图中包含三个神经元
C.A处存在神经递质 D.直接刺激C处,效应器无反应 7.下列有关腐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不宜进行腐乳制作
B.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浓度保持稳定不变 C.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D.三种发酵的主要菌种均以R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
8.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鼠属于第二营养级 B.大量捕蛇可能会引发鼠灾 C.鹰获得的能量最少 D.图示生物构成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9.下列有关酶的应用及固定化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溶解氧不会影响固定化酶的活性
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都可以被重复利用
C.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浸泡时间不足会影响洗涤效果
D.用海藻酸钠固定酵母细胞时,海藻酸钠溶液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10.如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
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代表染色体 B.Ⅲ阶段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C.Ⅱ阶段细胞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D.Ⅰ、Ⅳ阶段细胞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11.下列叙述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符的是
A.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 B.基因突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环境不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 12.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鸡血细胞是较理想的实验材料
B.NaCl溶液浓度越高,DNA的溶解度越大
C.在用酒精析出DNA时,最好使用95%的冷酒精
D.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检测结果呈蓝色 13.下图为某遗传病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X ←染 色 体
A.患者表现为女性,该遗传病属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患者的性腺中,初级性母细胞内能形成23个四分体
C.患者体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可能是0条或1条或2条 D.该图是从患者体内提取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观察获得 14.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收缩产热 B.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C.炎热环境中汗腺大量分泌汗液 D.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15.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遗传病甲由A、a控制,遗传病乙由B、b控
制,且其中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乙病的遗传方式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
C.5号的基因型是AaXBXb D.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 16.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物质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进行,不消耗能量 D.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17.前不久,印尼火山喷发大量岩浆形成火山岩。预测若干年后,该火山岩上可着生草本植
物。下列有关这一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 B.该过程通常不出现地衣和苔藓植物 C.人类活动会影响该过程的方向和速度 D.该过程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18.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
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
1h,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右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温度和时间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B.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和赤霉素有协同作用 C.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实验重复五次的目的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9.下列有关高等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早期胚胎培养通常需要加入动物血清
B.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对受体动物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C.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精子不能直接与卵母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D.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 20.下图为烟草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流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⑤
A.对过程①获取的根组织块应做较彻底的灭菌处理
B.过程②应根据要求使用适宜的培养基,在避光的环境中进行 C.过程③发生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用X细胞包裹人工种皮可获得烟草人工种子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图1是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2表示在相同温度下
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H=b时,H2O2酶活性最强 B.适当降低温度,d点向右移动 C.pH=c时,e点为0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 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制作临时装片→滴蔗糖溶液→观察→滴清水→观察 B.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蛋白质的鉴定:取2mL豆浆→滴加1mLNaOH溶液→振荡→滴加1mLCuSO4溶液
→振荡→观察
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制备色素滤液→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滤纸条
插入层析液→观察
23.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B.单倍体育种可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C.植物体细胞杂交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24.下图表示同一环境中物种A与物种B的数量变化关系,二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种A、B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B.信息可在物种A、B之间双向传递 C.物种A是植食性动物
D.物种A、B的数量变化是相互影响的 25.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T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C.浆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体
D.受同种抗原刺激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分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下图1为生态工作者对东北某生态系统中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年龄结构的调
查结果。乔木的树龄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50年生)以及成熟、过熟林(5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图2是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A~D所占区域的大小代表丙中不同生物的物质同化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株数10080604020白 桦水曲柳 O102030405060708090年龄/a 图1 图2 (1)生态工作者调查时应采用的是 ▲ 法。
(2)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7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上
层林冠茂密,林下 ▲ 不足,导致多数幼龄林生长受阻难以进入下一龄级;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 型。综合上述分析, ▲ 的幼苗耐荫能力强,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白桦和水曲柳应属于图2 中的 ▲ 部分,图2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 ▲ 。 (4)图2中的过程③是 ▲ ,图示碳循环缺少的环节是 ▲ 。 27.(8分)多氯联苯是一种对人体有很大危害的有机物质,污染土壤后,很难清除。研究
发现,部分酵母菌具有分解多氯联苯的作用。为消除这种污染,科研人员计划从受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请回答问题:
(1)筛选分解多氯联苯的菌株时,应将土壤样品 ▲ ,接种到以 ▲ 为唯一碳源
的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 培养基。
(2)对初步提取到的菌株要进行 ▲ 培养,一般操作方法有两种,其中之一是下图所
示的 ▲ 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