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19:59: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A、该生物体细胞中含有AAaaBBbb这八条染色体,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细胞中含有AAaaBBbb这8条染色体,A正确;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型为TTttGGgg,可见该细胞的基因已经加倍,DNA已经复制,可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以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B错误;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等变化,但不会发生着丝点的分裂,C错误;

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A和B是非同源染色体,A染色体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7.(2分)(2016春?绵阳期末)对于人类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的父母和子女发病情况有表中几种情况.据此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

Ⅰ Ⅱ Ⅲ Ⅳ 类别 母亲 ﹣ ﹣ + ﹣ 父亲 + + ﹣ ﹣ 女儿 + ﹣ + ﹣ 儿子 + + ﹣ + 注:表中“+”为患者,“﹣”为正常表现者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

1、遗传方式判定顺序: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是否患者全为男性)→确定是否为母系遗传(是否为母系遗传)→确定是显、隐性→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2、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1)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为伴X隐性遗传.(2)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为伴X显性遗传.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解答】解:分析Ⅳ家庭可知,父亲和母亲都正常,其儿子患病,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Ⅱ家庭患病母亲所生的儿子一定患病,而实际上儿子正常,故假设错误.因此隐性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故选:D. 【点评】根据调查结果判断遗传病类型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遗传找女患,父子都病是伴性;显性遗传找男患,母女都病是伴性.

第29页(共35页)

38.(2分)(2016春?绵阳期末)研究者将来自非洲爪蟾单纯的珠蛋白mRNA和正在翻译的珠蛋白mRNA分别注入卵细胞中.研究卵细胞自身蛋白和珠蛋白的合成量,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正在翻译的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 B.单纯外源mRNA会使卵细胞自身蛋白质合成减少 C.单纯外源mRNA会与卵细胞的mRNA竞争核糖体 D.实验证明卵细胞中没有能够合成珠蛋白的基因

【分析】分析曲线图:若将非洲爪蟾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卵细胞自身蛋白合成量减少,珠蛋白合成量增加;若注射含有珠蛋白mRNA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结果卵细胞自身蛋白合成量减少,珠蛋白合成量增加,且卵细胞自身蛋白合成量和珠蛋白合成量都相对图1多,说明珠蛋白mRNA能竞争利用卵细胞的核糖体.

【解答】解:A、一条正在翻译的mRNA上可以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A正确;

B、将非洲爪蟾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卵细胞自身蛋白合成量减少,而珠蛋白合成量增加,说明外源mRNA会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的合成,B正确;

C、将非洲爪蟾红细胞的珠蛋白mRNA,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卵细胞自身蛋白合成量减少,而珠蛋白合成量增加,说明珠蛋白mRNA能竞争利用卵细胞的核糖体,C正确;

D、卵细胞含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只是该基因在卵细胞中不表达,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明确卵细胞含有珠蛋白基因,但不能表达该基因;能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答题. 39.(2分)(2016春?绵阳期末)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控制猫体毛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当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他X染色体随机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雌、雄个体都会出现三种毛色的表现型 B.表现为单一颜色的个体细胞内一定检测不到巴氏小体 C.表现型为黑橙相间个体细胞中一定可检测到巴氏小体 D.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个体的体细胞中没有巴氏小体

【分析】正常的雄性猫的体细胞中只有两条性染色体,只可能是XY,没有巴氏小体;正常的雌性猫的体细胞中只有两条性染色体,只可能是XX,有一个巴氏小体.

第30页(共35页)

【解答】解:A、由于猫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者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随机的1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所以正常情况下,雌性个体会出现三种毛色的表现型、雄性个体只会出现两种毛色的表现型,A错误;

B、表现为单一颜色的个体细胞内可能检测到巴氏小体,如雌性纯合体,B错误; C、表现型为黑橙相间个体细胞中一定含有两条X染色体,所以可检测到巴氏小体,C正确; D、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个体的体细胞中肯定有一条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D错误. 故选:C. 【点评】对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并利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0.(2分)(2016春?绵阳期末)图是某DNA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甲硫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其中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录过程的模板链为甲链,其中的碱基序列储存着遗传信息 B.翻译时的mRNA片段中共有18个核苷酸,需要6种tRNA C.转录的mRNA一定与甲、乙两条链中的一条链碱基排序列相同 D.方框处碱基G、C分别被T、A替换,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会变

【分析】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密码子: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共有64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 种,不决定氨基酸.

【解答】解:A、根据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UG)可知转录的模板链是乙链,A错误; B、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因多肽链含6个并且是6种氨基酸,所以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至少有18个核糖核苷酸,需要6种tRNA,B正确;

C、RNA中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因此碱基序列与DNA链不同,C错误;

D、若箭头所指碱基对G、C被T、A替换,则该部位决定的密码子由GAG变为GAU,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可见箭头所指碱基对G、C被T、A替换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DNA双链片段序列及多肽链序列,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能根据题干信息“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判断出模板链;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

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41.(10分)(2016春?绵阳期末)图为关于哺乳动物有性生殖相关的概念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1页(共35页)

(1)图中①表示的染色体变化发生时期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代表 同源染色体 汇合,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④叫 精原细胞 .

(2)受精卵在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形成了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这个过程叫 细胞的分化 ,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在图中生理过程中的 减数分裂 体现.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 2 次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 保证卵细胞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 .

(4)人类的神经性肌肉衰弱病的遗传特点是,子女的患病情况总是与母亲患病情况相同,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中 .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解:(1)图中①表示的染色体变化是同源染色全分离,发生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③代表同源染色体汇合,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④叫精原细胞. (2)受精卵在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中,形成了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的分化,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在图中生理过程中的减数分裂体现,即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会出现2次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保证卵细胞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

(4)人类的神经性肌肉衰弱病的遗传特点是:子女的患病情况总是与母亲患病情况相同,原因是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中,表现为细胞质遗传. 故答案为: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 精原细胞 (2)细胞的分化 减数分裂

(3)2 保证卵细胞获得大量的营养物质 (4)致病基因位于线粒体中

【点评】本题考查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8分)(2016春?绵阳期末)图是某家系甲(A、a基因控制)、乙(B、b基因控制)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6号个体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回答相关问题:

第32页(共35页)

2015-2016学年四川省绵阳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sx2l5xzbm38cch96p9z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