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事故原因明确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但决不可盲目救助。救援人员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携带相关救援装备(根据储备物资装备确定),对遇险人员进行抢救、搜救。
d、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现场抢救组专业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边坡大面坍塌,造成特大事故时,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协调作战,保证抢险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要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e、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
f、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立即向社会求救。工地应配备气体检测仪,通风设备,有供氧的防毒面具,担架,医用氧气瓶等急救设备、用具。
g、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要由现场医疗室医生或急救组急救中心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h、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将受伤人员的位置进行拍照或录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等待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
i、对在土方坍塌死亡的人员,由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亡人员的家属进行安抚,伤残人员安置和财产理赔等善后处理工作。 4)触电伤害事故特征及应急处置方案 ①事故特征 a、危险性分析
触电事故是施工中常见的事故,也是施工中人身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型。从触电者的最终伤害程度来看,当触电者抢救及时、方法正确是极有可能获救的。
b、事故出现前征兆
施工电源接线混乱,电线有破损。 ②、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A、出现征兆时处置措施
规范接线,电面线埋入土内,线路接头按规范进行。 B、事故发生时处置措施
a、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
“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
— 35 —
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脱离电源方法如下:
i、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闸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ii、用干燥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
离电源。
iii、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
源线。
iv、 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
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v、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
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vi、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
护人员不得进入断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b、 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i、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ii、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他绝缘
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iii、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
安全。
iv、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
死(电击二次伤害)。
v、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C、有遇险人员时处置措施
a 、发现者应即时向单位领导和调度汇报,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调度应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
b、 根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侯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c、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
— 36 —
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仰面平躺休息,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d、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e、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
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f、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伸直状态,不得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
g、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当判断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方法如下:
i、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
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ii、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
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iii、胸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
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 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iv、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
— 37 —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
5)落物伤害事故及应急处置方案 ①事故特征:
A、事故危险性分析: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B、事故出现前征兆
a、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配戴好安全帽。人员未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坡面。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b、 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未封闭和固定。
c、 作业工具未放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乱抛,所有物料未堆放平稳或堆在临边及洞口附近。
d、人工挑抬物料上下边坡,边坡施工时未设脚手架或作业平台。
e、修坡下的物料未及时清理和运走,未设围护安全区域,非作业人员可任意进入施工区。
②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A、出现征兆时处置措施
对上述不安全因素严格按要求整改。 B、事故发生时处置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a、 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务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b、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
— 3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