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数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3125 2240 2310 2879 3024 3206 2913 3166 2705 2431 2908 3312 数 3170 2285 2365 2850 3068 3263 2988 3203 2764 2480 2972 3380 /度) 学生说一说怎样看电表并说说他们的算法。老师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
师小结:用本月的电表数减去上月的电表数,就可以求出用电的度数,接着再乘以每度电的价格,就可以算出电费。
师:下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最先算出电费。 师:该收电费了。收电费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家已经令人满意的帮爸爸妈妈完成了第一项任务。 下面该去买菜做饭了。
出示课件(一副农贸市场的画面,接着画面出现一些菜的价格) 你想为爸爸妈妈些什么好吃的?需要些什么配料?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把想做的菜写在表格中并写出制作过程。
菜名: 配料: ( )克 ( )克 ( )克 ( )克 …… 简单的制作过程: 做这道菜需要( )钱,你是怎样知道的? 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都为爸爸妈妈做了哪些可口的菜肴,怎么做的?你们各用去多少钱,你们是怎样算出的。
(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设计方案)
你们觉得哪个小组的饭菜做的既可口又便宜? 三、总结收获
同学们,今天进行了这次活动你们有收获吗?请每个小组把组员的心得体会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教师宣读学生的心得体会)
师总结:今天大家学的都非常的开心,只要大家去钻研、去探索,
你们将领略到数学带给我们的更多乐趣。
《植树的学问》
活动目的:
1.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观察、分析等探究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协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学生:剪刀、塑料管、活动卡。 教师: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新情境,激趣导入
媒体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谁赢了?小兔可不服气呢,于是它们决定再比一次。在第二次比赛中,小兔可认真了。瞧,它正往目的地跑。来,我们给它加油!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媒体画面河里有几个石墩)你们猜猜看,小兔要跳几次,才能跳过河。谁能说一说?继续播放——同学们仔细看看,小兔究竟跳了几次。
师:我们再看画面,每两个小石墩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成是一个间隔。小石墩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有没有规律可循?
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活动一:探究“在一条线上,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塑料管,你想将这些塑料管分别剪成几段?先猜一猜要剪几次?再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剪的次数与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师:下面请小组长将活动卡发给小伙伴,每人一张。 段数 次数 …… …… 师:每一位同学的手中都有塑料管。先想想自己准备将塑料管剪成几段?再猜一猜要剪几次?然后动手试一试,将你们操作情况填写在活动卡中。认真观察卡中的数字与小伙伴说一说,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 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活动开始。
师:你发现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们充分发言交流,重点让学生说出剪的段数、次数以及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在剪塑料管的活动中探究得非常认真,发现了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好,现在请大家把小剪刀、塑料管和活动卡收到抽屉里。看谁的速度快。
活动二:探究植树问题中棵树与段数间的关系
师:其实生活中,类似于小兔跳石墩和剪塑料管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在路的两侧植树,树与树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