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企业退出完全可竞争市场时需要负担不可收回的沉没成本。
答案:错。企业退出完全可竞争市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上,沉没成本为零,这样潜在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利润的部门,并能够迅速撤出而且不耗费特别的成本。
7、 芝加哥学派主张国家应该多对市场竞争进行干预。
答案:错。芝加哥学派主张国家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竞争过程的干预,并认为市场均衡是不能通过人为的政策干预实现的,而只能通过市场竞争过程强迫经济主体不断适应在不断变化的市场均衡。
8、 在可竞争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生产低效率和管理上的X低效率。
答案:对。因为生车管理上的低效率都会增加不必要的成本,这些非正常成本会吸引效率较高的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因此从长期看,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会迫使现有企业消除生产和管理上的低效率问题。
9特许投标权既保证了规模经济效益,又实现了福利最大化。
对。采用特许投标权如果在投标阶段有比较充分的竞争,价格就可望达到平均成本水平,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也能得到正常利润。
10、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对。市场结构通常定义为市场内竞争的激烈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11、一个政府对其合一的市场绩效所能做的事情就是不参与,要让市场力量自动起调节作用。 对。这一直是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经济学家所坚持的政策主张,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的减少政策对产业活动的干预,以扩大企业和私人的只有经济活动范围。
12、由于存在不对称信息,效率与信息租金是一对共生的矛盾。
对。在得到效率的同时,必须留给企业信息租金,而信息租金会带来社会成本。说明了鬼子的控制并不是免费的午餐,虽然规制可以避免企业得到垄断利润,但必须付出效率的代价。
第七章
1、 根据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不同,并参照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进入市场难易程度等因素,一般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正确,这种对市场的分类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同时还要把厂商对产量价格的控制成对考虑进去。
2、 市场容量的扩大容易降低集中度,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容易提高集中度,市场容量的扩大降低集中度的作用大于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对提高集中度的促进作用。
错误,这段话前半句正确,后半句的叙述不正确。是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对提高集中度的促进作用大于市场容量的扩大降低集中度的作用。 3、 勒那指数对边际成本的测算比较困难,但是它也深入考察了造成价格和边际成本差异的具体原因。 错误,这个指数是建立在对价格和边际成本进行静态比较的基础上的,它并没有深入考察造成价格和边际成本差异的具体原因。
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是市场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错误,在完全竞市场上,单个厂商只是市场的一小部分,因而物理影响市场价格。 5、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保证各种资源或者生产要素发挥最大效率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价格,平均成本也等于价格。
正确,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机制能够使社会资源实现最有效地配置,达到长期均衡时,厂商用最低平均成本进行时呢国产,其所选用的生产规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效率最高的
规模。
6、 产品的差别化是指产品之间的基本性能差别。
错误,产品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产品之间的基本性能差别。而差别化同类产品的生产中,不同的厂商提供的产品具有不同特点和差异。
7、 垄断竞争厂商达到最终均衡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 线(SAC)和比例需求曲线相切与一点。
正确,需要指出的是垄断厂商达到了均衡时,预期需求曲线在这一点上并与之相交, 8、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寡头总是期望达到利润最大化,所以他们产品的边际收益总是大于边际成本。
错误,寡头垄断市场在其竞争产出水平上,寡头厂商的边际成本要高于其边际收益。
9、 垄断利润可以看做是从消费者向垄断厂商的转移,收入的转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效率。
错误,前半句叙述正确,这种利润的转移正如税收收入是从消费者转移到政府的收入一样,就其本身而言并不影响效率。
10、绝对费用是指新厂商要进入某产业和原有厂商竞争来获取稀缺资源所需的费用。 正确,正确定义了绝对费用,正是新进厂商需要在某行业获得稀缺资源的使用,所以要向原有厂商付出费用。
11、洛伦兹曲线偏离对角线的程度越大,表明厂商规模分布越均匀。 错误,洛伦兹曲线反映的是产业中由小到大厂商数量的累积百分比与其规模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因此洛伦兹曲线偏离对角线的程度越大,表明厂商规模分布不均匀性越大。 12、次优理论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同时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
正确,次优理论研究的对象正是这样的市场,并要使其得到最佳结果。
第八章
1、市场竞争行为可分为定行为、广告行为和协调行为。 ( × ) 市场竞争行为可分为定行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
2、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垄断型市场结构中的产业的市场行为。 ( × )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中的企业的市场行为。 3、各企业以产量为决策变量是古诺模型的前提假定之一。 ( √ )
古诺模型的前提假定是:各企业生产同一产品且都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并且某企业在选择其产量时假定其他企业的产量不会因它的决策而变化。
4、伯特兰德模型里,企业的产品是同质的,并且以价格为决策变量。 ( × ) 伯特兰德模型里,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并且以价格为决策变量。 5、经济规模是影响限制性定价的因素之一。 ( √ ) 影响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和经济规模。 6、企业的广告行为将提高产业市场集中度。 (√ )
企业的广告行为通过突出产品差异和增强进入壁垒使市场集中度提高。 7、博弈论由参与人、行动、信息、得益和结果六个要素组成。 ( × ) 博弈论由参与人、行动、信息、得益、结果和均衡七个要素组成。
8、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价格竞争的方式。 ( × ) 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非价格竞争的方式。 9、卡特尔是最基本的价格协调形式之一。 ( √ ) 最基本的价格协调形式是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
10、市场协调行为是同一市场上的企业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采取相互协调的市场行为。
(√)
市场协调行为的定义。
11、限制性定价可分为短期限制性定价和长期限制性定价。 ( × ) 限制性定价可分为短期限制性定价和动态限制性定价。 12、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产业间壁垒,加强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产业间壁垒,加强产业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
第九章
1,主导产业政策总的功能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错!!!
产业结构政策总的功能是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高效化,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2,产业结构政策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协调的作用。 错!!! 产业结构政策具有促进产业结构转换和优化的作用。
3,战略产业,或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错!!! 战略产业,或称先导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
4,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原则有: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竞争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错!!!
制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原则有:可持续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5,产业结构政策的目标在于从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中,求得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 错!!!
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质在于从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中,求得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 6,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整个产业快速发展。 错!!! 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整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7,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解决产业间产业结构升级和协调的问题。 错!! 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解决产业间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问题。
8,主导产业是指发展稳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错!!!
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9,产业结构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有扶植和保护两大类。错!!! 产业结构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有直接和间接两大类。
10,产业扶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错!!! 产业扶植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1,产业结构调整要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资源最大化的目标。错!!
产业结构调整要遵从可持续发展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2,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应该是依靠政府的管制。 错!!!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应该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整作用。
第十章
(1)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当企业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或原材料,其与成产成本无关的,纯粹为了交易的费用太大时,说明规模已经处于适宜状态。
错。说明企业规模太小,可扩大规模,把市场上的购买转变为企业的内部生产
(2)正是由于中小企业的不可替代作用和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的不利地位,以及中小企业以产业组织合理化中作用,才使得政府不用进行干预。 错。应为使得政府的干预成为必要
(3)企业独立做出价格、产量和营销政策是产业组织政策绩效方面的目标(x) (4)促销开支和产品差异化程度在适度范围内是产业组织政策行为方面的目标(x)
(5)关于垄断的形成通常的解释是在市场容量有限条件下,企业追求规模经济性和超额利润的必然结果。(对的)
(6)反垄断及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市政府对垄断性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一种法律制约和政策限制,但不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产业组织政策。(错,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的产业组织政策)
(7)反垄断法一般只是禁止滥用支配地位,反对一个或也该以上的企业在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错,并不反对)
(8)从整个产业角度来看,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因素的存在不会阻碍了价格机制在资源合理分配上锁发挥的作用。(错,会阻碍)
(9)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往往容易为政府官员滥用职权留下隐患,产生某种“寻租”行为。 对
(10)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垄断产业。 对
四、 计算
1、某地区有m人,该地区A产业产品的产量为M;全国人数为n,全国A产业产品产量为N,求该地区的人均产量系数。 解:人均产量系数=某地区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全国A产业产品的人均产量=(M/m)/(N/n)
2、市场上有2个企业生产同一产品。某企业在其选择产量时假定其他企业的产量不会因它的决策而变化。需求函数:P=a-bQ,Q=q1+q2,qi为第i厂家产量。A、B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都为c,固定成本为0.求古诺均衡产量。 解:① π1=Pq1-cq1=(a-b﹤q1+q2﹥-c)q1
FOC:q1=(a-c)/2b-q1/2 ………………⑴ 同理 q2=(a-c)/2b-q1/2 ………………⑵ ② 求均衡:联立⑴、⑵ 得 q1 *=q2*=q*=(a-c)/3b 故*
所求为q*=(a-c)/3b. (N个→q*=(a-c)/(n+1)b)
3、如果I地区制鞋业的职工人数为1万人,该地区的职工人数为200万人;全国制鞋业职工人数为1000万人,全国的职工人数为50000万人,求该地区制鞋业的区位商,并判断制鞋业是该地区的什么部门。 解:
qij?eeEEijinj
n ?1200
100050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