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域咨询MACRO/ 光伏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伏支架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科技发展公司
泓域咨询MACRO/ 光伏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光伏支架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科技园
项目建设区域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布局相对独立,便于集中开展科研、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并且统筹考虑用地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与项目建设地的建成区有较方便的联系。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7542.10平方米(折合约26.3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6.40%,建筑容积率1.3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2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4.7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7542.1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3402.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032.68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8296.97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257.1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泓域咨询MACRO/ 光伏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63台(套),设备购置费1942.56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260196.61千瓦时,折合154.88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393.07立方米,折合0.29吨标准煤。
3、“光伏支架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260196.61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393.07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55.17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43.77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5.95%,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科技园发展规划,符合某科技园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5061.4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331.6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58%;流动资金729.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42%。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泓域咨询MACRO/ 光伏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5623.00万元,总成本费用4487.36万元,税金及附加88.97万元,利润总额1135.64万元,利税总额1381.25万元,税后净利润851.7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529.5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2.44%,投资利税率27.29%,投资回报率16.83%,全部投资回收期7.44年,提供就业职位84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要合理安排设计、采购和设备安装的时间,在工作上交叉进行,最大限度缩短建设周期。将投资密度比较大的部分工程尽量押后施工,诸如其他配套工程等。
二、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科技园及某科技园光伏支架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科技园光伏支架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光伏支架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科技园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84个,达产年纳税总额529.52万元,可以促进某科技园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泓域咨询MACRO/ 光伏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2.44%,投资利税率27.29%,全部投资回报率16.83%,全部投资回收期7.44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7.44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自2013年以来分7批取消434向执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2017年,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依托,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地区申报的涉及“中国制造2025”60期高级研修班纳入高级研修项目计划,计划培养高层次制造业人才4200人,将哈尔滨工程大学设立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养培训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和鼓励劳动、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逐步推动现代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部配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评价评定、交流选聘、培训激励等工作。围绕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依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积极探索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办法。在推动人才培养培训过程中,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其中,激发社会办学机构的积极性,挖掘一批优质培训项目和重点施教机构,为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注入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