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兰中学地理每日一练(22) 班级 姓名 日期
下图为1978~2006年我国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生产的MI指数值变化图,图中MI指数值越大,表示农作物空间相关程度(集中程度)越高,即一个地区的某种经济特征变量受到邻近地区同一经济特征变量的影响程度也越大,反之越小。读图,完成1~2题。
l·下列关于1978~2006年三种粮食作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稻谷种植区域越来越集中 B.稻谷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C.玉米生产的区域化集中程度一直低于小麦 D.区域分布的集中程度变化最小的是小麦
2·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增长中心明显北移。我国粮食 增长中心明显北移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①南方人口增长快,人均粮食生产减少 ②南方地区耕地减少,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减少 ③北方大量人口迁入,劳动力增加,促进粮食产量提高④随着科技的进步,北方粮食单产提 高,耕地面积扩大,使粮食总产大增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读我国东部局部区域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的降水量分布特点为
1
A.东部多,西部少 B.中间多,南北少
C.2~4月少,5~7月多 D.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 4.图中甲地降水特点的成因是
A.受台风的影响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C.锋面雨带的南移 D.夏季风势力较弱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成为国内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最重要的集聚中心。下图示意上海市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分布(2010年)。读图,完成5~6题。
5.由图示信息可判断
A.中心区外来人口分布密度最小 B.外来人口主要分布在近郊区
C.由中心区向远郊区外来人口密度逐渐降低 D.人口大规模由中心区向远郊区迁移
6.上海市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对比的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①中心区地价昂贵,外来人口迁入成本大②近郊区为商业活动和工业中心,就业机会多 ③远郊区经济相对落后,对人口迁移吸引力小④中心区产业向远郊区大量迁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6.(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为2.19 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疆电入川”是新疆煤炭资源大力开发及能源外运的重要举措,每年可转化煤炭3300万吨,向四川输送1000 万千瓦的电力。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电 压等级最高的直流输电工程,它代表了当今世界直流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
2
(1)从地形、气候、植被方面,简述“疆电入川’’输电线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特征。(9分) (2)说出新疆大力开发煤炭资源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7分) (3)说明建设“疆电入川”输电工程的原因。(6分) (4)简述锦苏特高压输电工程对东部地区的意义。(4分)
友兰中学地理每日一练(23)
班级 姓名 日期 错那湖,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是青藏铁路沿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在湖畔、谷地,随时都会有野生动物出没。错那湖是一个“神湖,每到藏历龙年,成千上万的信徒就会四面八方拥来错那湖朝拜。读图,完成7~8题。
7·青藏铁路是全球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大部分线路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建设 青藏铁路的首要目的是
A.发展与南亚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 B.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3
C.维护民族团结与国防安全 D.方便藏教信徒出行朝拜 8。下列关于错那湖及其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①湖泊为咸水湖 ②湖泊水面夏季较大,冬季较小③气温年较差很大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地质科考队绘制的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图示地区存在向斜构造。图中虚线表示等高线(单位:米),实线表示地层界线,字母表示不同年代的地层。读图,完成9~11题。
9.图示区域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380米 B.400米 C.590米 D.610米 10.下图中与李村所在地点的地形一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11.下列地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A.K1 B.J1 C.K2 D.J2
3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统计,美国大致有4520 hm。温室,以种花为主,蔬菜大约有400 hmz。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以芝加哥为中心分布有大片温室,之后温室生产中心转移到南方的加州、亚州、得州和佛州等地生产(如图)。全国温室花卉产量集中在秋、冬季节,北方温室种花圣诞节后至春季停产,南方温室则全年生产。
1994年以来,亚利桑那州建立了大片独特温室:屋顶覆盖加入硫酸铜染料、降低红外线透射率的薄膜,必要时再在薄膜上喷撒白灰;屋顶每隔3米设一个喷头,每3分钟自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