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 - 信息技术课程育人功能的落脚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4 7:40: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teacher@chinaitedu.cn

专 题

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

——信息技术课程育人功能的落脚点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紧紧围绕”这一个教育根本任务,凝聚各学科核心素养,提出各学科(big idea)”。其中,信息技术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之一是“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数据、算法、信息系统和信息社会)之一是“信息社会”,这是信息技术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科学思考,是“以德为先”“责任为本”的具体体现。

与之相应,信息社会学课程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信息技术的影响,履行数字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什么是信息社会学课程?信息社会

董玉琦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育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钱松岭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学课程是指以信息社会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为基本内容,以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为目的,培养学生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安全、合法、负责任地利用信息技术,形成灵活运用信息社会学知识解决信息社会问题的能力,并有效参与信息社会建设的课程。信息

社会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伦理、信息法律法规、社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与信息科技发展史。信息伦理是信息活动中的善恶标准,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信息行为活动的心理意识和一般原则规范;信息法律法规是调整信息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社会信息系统即社会信息传递交流处理系统;信息安全指数据保护的私密性、完整性与可用性;信息科技发展史主要是指信息科技发展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为什么要开展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蕴含于数据、算法、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态度,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和价值认同,破解“只见技术不见人”的

困顿,彰显信息技术学科的德育价值;“立德先立师”,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同样可以引导教师提高育人水平,把“立德树人”转化为教师内心的教学信念,做到言传身教的统一;作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紧扣学科核心素养“信息社会责任”,是从学科课程目标层面到学科教学层面自上而下的具体化,是对必修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部分内容标准2.6、2.7)的细化分解。

怎样进行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教学?开展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生活经验、信息社会问题为主题,可以采用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活动体验等学习方式,项目学习以任务为基础解决一系列相关联的问题。

总之,信息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旨在唤醒学生已有经验,针对问题、观点等进行相互交锋和彼此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提高判断力,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形成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MAR 2018 NO.05

9

“立德树人“大概念“大概念”(

信息社会学课程与教学 - 信息技术课程育人功能的落脚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th4w0vv945s23r4b01m9s4tl8lgyq00e6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