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Q/GDW 357-2009《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宣贯091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3:54: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条文解释】

见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条文解释4.4.11

4.4.12 清零

电能表清零操作必须作为事件永久记录;所有清零指令必须有防止非授权人操作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硬件编程开关、操作密码或封印管理以及保留清零前数据等。 4.4.13 通信要求

电能表至少应具有1个红外通信接口和2个RS485通信接口。红外和RS485接口的物理层必须独立,一个通信接口的损坏不得影响其它接口正常工作。另外,通信接口应和电能表内部电路实行电气隔离,有失效保护电路。

RS485接口通信波特率可灵活设置,标准速率为1200bps、2400bps 、4800bps 、9600bps,缺省为2400bps。

RS485、红外通信遵循DL/T 645-2007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条文解释】

由于变电站等场合会存在两套采集系统同时采集的情况,因此必须保证两路485接口的物理层必须独立,可以同时通讯,互不影响。

4.4.14 脉冲输出

电能表应具备与所计量的电能成正比的LED脉冲和电量脉冲输出功能。

光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 17215.211—2006的要求。电测试输出装置的特性应符合GB/T15284—2002的要求。 4.4.15 失压、断相

发生任意相失压、断相时,电能表都应进行记录并发出正确提示信息。 电能表的失压功能应满足DL/T 566-1999的技术要求。 4.4.16 扩展功能

可以根据需要,选配以下功能:

a) 计量视在电能,建议的计算方法参见DL/T614-2007; b) 谐波电压、电流、电量的监测; c) 电能质量监测; d) 计算铁损、铜损; e) 辅助电源失电记录。

4.5 准确度要求 4.5.1 准确度等级

有功准确度等级:0.2S级;无功准确度等级:2级。 4.5.2 基本误差

有功0.2S级电能表应符合IEC62053-22的规定;无功2级电能表应符合IEC62053-23的规定。 出厂误差数据应控制在允许误差限值的60%以内。

4.5.3 起动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和cos?=1.0的条件下,负载电流升到0.001In后,电能表应有脉冲输出或代表电能输出的指示灯闪烁,启动时间不超过下述公式计算结果要求。

起动规定时间:tQ?1.2?60?1000C?PQ min,

式中C为脉冲常数,单位为imp/kWh;PQ为起动功率,单位为W。

9

Q / GDW 357 — 2009 4.5.4 潜动

电流回路无电流,电压回路加115%Un时,在起动电流下产生1个脉冲的10倍时间内,电能表输出应不多于1个脉冲。 4.5.5 需量示值误差

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cos?=1.0时,当I=0.1In~Imax,其需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规定的准确度等级值。 【条文解释】

需量示值误差推荐的测试负载点为:在参比电压、参比频率、参比温度、cosφ=1条件下0.1In、In和Imax。对于In为0.3A的规格表,0.1Ib不做检测。

4.5.6 时钟准确度

在参比温度(23℃)及工作电压范围内,内部时钟准确度应优于0.5s/d。

在工作温度范围(-25℃~+60℃)内,在交流电源供电和直流电池供电条件下,时钟准确度≤ 1.0 s/d。

【条文解释】

见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条文解释4.5.6

4.5.7 影响量

影响量相对于参比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附加的百分数误差改变应符合IEC62053-22的规定。

【条文解释】

等同于17215.322-2008中的表6影响量:

影 响 量 环境温度变化9) 电 流 值 (平衡的负载) 0.05In ? I ? Imax 0.1In ? I ? Imax 功率因数 1 0.5L 各等级仪表平均温度系数 %/K 0.2S 0.5S 0.01 0.03 0.02 0.05 各等级仪表以百分数误差表示的改变量极限 0.2S 0.5S 电压改变量 ?10% 8)1)8) 0.05In ? I ? Imax 0.1In ? I ? Imax 0.05In ? I ? Imax 0.1In ? I ? Imax 0.1In In 0.01In 0.5Imac 0.5In2) In In In 1 0.5L 1 0.5L 1 1 1 1 1 1 1 1 0.1 0.2 0.1 0.1 0.05 0.5 0.05 0.4 0.6 2.0 0.5 1.0 0.2 0.4 0.2 0.2 0.1 1.0 0.1 0.5 1.5 3.0 1.0 2.0 频率改变量 ?2% 逆相序 电压不平衡3) 辅助电压 ?15% 电流和电压线路中的谐波分量5) 交流电流线路中的次谐波 外部恒定磁感应5) 外磁感应强度0.5mT6) 高频电磁场 10

4)

附件工作7) 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 快速瞬变脉冲群 阻尼振荡波 注: 0.01In In In In 1 1 1 1 0.05 1.0 1.0 1.0 0.1 2.0 2.0 2.0 1) 电压范围从-20%到-10%和从+10%到+15%时,以百分数误差表示的改变量极限为本表规定值的3倍。低于0.8Un时, 仪表误差可在+10%和-100%之间改变。 2) 电压的畸变因数应低于1%。测试条件见8.2.2。 3) 如果有以下情况发生,具有三个测量单元的多相仪表应能在本表规定的以百分数误差表示的改变量的极限内测量和计度: -在三相四线网络中缺1相或2相 -在三相三线网络中(如果设计的仪表是应用在这个场合)缺1相 本条款仅适用于缺相,不包括如互感器熔丝断等事件 4) 仅适用于辅助电源不在内部连接于电压测量电路的情况。 5) 试验条件按8.2.1到8.2.3规定。 6) 外部0.5 mT 的磁感应强度,该磁场由施加给仪表电压相同频率的电流产生,并在最不利的相位和方向的条件下,仪表以百分数误差表示的改变量不应超过本表规定值。 可使用中心能放置仪表的环形电流线圈产生该磁场。环形线圈的平均直径为1m,截面为矩形,并且相对直径具有较小的径向宽度。磁场强度为400At。 7) 该附件为封装在表壳内的并且是间断通电的,如: 多费率计度器的电磁铁。 为能正确接线,最好标出与辅助装置的连接方法。若这种连接是插头和插座方式,则应是不可逆的。 如果没有接线标识或是不可逆的连接,那么在最不利的连接下进行测试,误差改变不应超出表6中的规定值。 8)对电压和频率改变的推荐测试点是In 9)平均温度系数是在整个表计工作温度范围来确定的。将工作温度范围等分成20K,平均温度系数由这些子范围得到,测量范围的中间点上下各10K。测试时,温度决不能超过工作温度范围。

4.6 误差一致性要求 4.6.1 误差一致性

同一批次数只被试样品在同一测试点的测试误差与平均值间的偏差不能超过表4-3的限定值。

误差限值 表4-3 误差一致性限值(%)

In(Cos?=1.0、0.5L) ?0.06 0.1In(Cos?=1.0) ?0.08 4.6.2 误差变差要求

对同一被试样品相同的测试点,在负荷电流为In、功率因数为1.0和0.5L的负载点进行重复测试,相邻测试结果间的最大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04%。 4.6.3 负载电流升降变差

电能表基本误差按照负载电流从小到大,然后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两次测试,记录负载点误差;在功率因数1.0、负荷电流0.01In~Imax变化范围内,同一只被试样品在相同负载点处的误差变化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05%。

11

Q / GDW 357 — 2009 4.7 电气要求 4.7.1 功耗

4.7.1.1 电压线路功耗

在参比温度、参比频率和三相电压等于额定值的条件下,电能表采用线路供电时,每一电压线路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消耗1.5W、6VA;电能表采用外部辅助电源供电时,每一电压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0.5VA,辅助电源功耗<10VA。

4.7.1.2电流线路功耗

在基本电流、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电能表每一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0.2VA。 4.7.2 电源电压影响

电压范围按表4-4执行。

规定的工作范围 扩展的工作范围 极限工作范围 辅助供电电源规定的工作范围 备注:Umin指辅助电源的最小标注值,Umax指辅助电源的最大标注值 表4-4 电能表电压范围表

0.9Un~1.1Un 0.8Un~1.15Un 0.0Un~1.15Un 0.8Umin~1.2Umax 电压在规定工作范围内变化时引起的允许误差改变量极限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相关要求。

电压在0.8Un~0.9Un和1.1Un~1.15Un范围内改变时引起(电能表电测量单元)的允许误差改变值,应不超过其规定工作范围内允许误差改变值极限的3倍,当电压低于80%额定电压时电能表的误差可在+10%~-100%的范围内变化。

电能表在5.4.1试验后,不应发生死机或信息改变。其它相关要求应满足GB/T 17215.301—2007的规定。

【条文解释】

见1级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载波)技术规范条文解释4.7.2

4.7.3 短时过电流影响

电能表应能承受0.5s 的20Imax的短时过电流而不损坏。当回到初始工作条件时,电能表的信息不应改变并正确工作;且在电流为In和功率因数为1时,电能表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0.05%。

4.7.4 自热影响

在功率因数为1.0或0.5L、负荷电流为Imax的工况下,由自热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不应超过0.1%。 4.7.5 温升影响

在115%Un、120%Imax条件下,线路和绝缘体的温升不应达到影响电能表正常工作的温度。电能表任何一点的温升,在环境温度为40℃时不应超过25K。 4.7.6 抗接地故障抑制能力(仅适用于在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网上使用的电能表)

对三相四线经互感器工作的,并且接入非有效接地系统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配电网上的电能表(在接地故障及线对地产生10%过电压情况下,没有接地的两线对地电压将会达到1. 9倍的额定电压)规定有下述要求:

在三线中的某一线上进行模拟接地故障状态的试验中,各线电压提高至标称电压的1. 1倍历时4h。

12

Q/GDW 357-2009《0.2S级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宣贯091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ti4u1mzxi9kfa251dy3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