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 绘 学 院 地理信息系统 实验报告书 实验名称: 实验5、空间缓冲区分析 专业班级: 测绘132 班 姓 名: 王秋瑾 学 号: 2013123025 实验地点: 测绘楼305 实验时间: 2015年- 11月13日 实验成绩 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 实验5、空间缓冲区分析
一、实验目的
缓冲区分析是用来确定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邻近性和邻近程度的一类重要的空间操作,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应达到以下目的:
1. 加深对缓冲区分析基本原理、方法的认识; 2. 熟练掌握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技术方法。
3. 掌握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解决地学空间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准备
数据准备:图层文件point.shp,lline.shp,polygon.shp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距离制图-创建缓冲区 1.1 点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步骤 :(1)打开在ArcMap ---加载图层:StudyArea ,point---打开Arctoolbox,
----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Euclidean distance,按下图所示设置各参数。
图1 Euclidean distance设置参数 图2 环境设置图
注:设置环境参数时”Processing Extent”输入范围,使其与 StudyArea 相同
(
(2)显示并激活由point.shp 产生的新栅格主题,eucdist_poin
图3 产生新的栅格文件
注:在进行分析时,若选中了point图层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要素,则缓冲区分析只对该要 素进行;否则,对整个图层的所有要素进行。
1.2 线要素图层的缓冲区分析
步骤:(1)加载line图层,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 将地图适当缩小。
图4 加载line图层
方法:打开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 Tools-Distance---Euclidean distance---Processing Extent--选择“Same As Display”
图5 环境设置参数
图6 建立成的缓冲区
注:线的缓冲区分析与点的缓冲区分析有何不同。
对点的缓冲区建立是直接以其为圆心,以要求的缓冲区距离大小为半径绘圆,所包容的区域即为所要求区域 比较简单;而线建立缓冲区比较复杂,线状缓冲区的建立是以线状要素的边线为参考线,来做其平行线,并考虑其端点处建立的原则,即可建立缓冲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