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煤矿安全监管机构 C.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
24.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代表国家履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下列内容中,属于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职责的是( )。 A.组织煤矿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B.负责煤矿安全措施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C.参与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D.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5.目前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 )、公正公开和分级管辖的原则。 A.严刑厉法 B.四不放过 C.三不放过 D.五不放过
26.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的安全评价属于( )。
A.专项安全评价 B.安全验收评价 C.安全现状评价 D.安全预评价
27.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是( )。 A.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B.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C.系统安全评价方法 D.概率风险评价方法
28.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1986),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属于( )。
A.机械伤害 B.起重伤害 C.车辆伤害 D.物体打击
29.某生产经营单位拟新建一个液氯贮罐区,通过调研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时,应主要考虑( )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A.布局 B.气温 C.气压 D.气湿
30.对厂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评价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这种评价方法是 ( )。 A.事故树分析方法 B.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C.故障类捌和影响分析 D.事件树分析方法
31.安全验收评价涉及到对场所、设施、措施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价。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顼目安全验收评价时,对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的安全评价,属于( )内容。 A.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 B.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C.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D.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
32.根据《国务院关f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分为( )。 A.市(地)、省(区、市)和国家三级
B.县(市)、市(地)、省(区、市)和国家四级 C.乡镇、县(市)、市(地)和省(区、市)四级 D.县(市)、市(地)和省(区、市)三级
33.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及( )。 A.环境改善 B.事故调查 C.应急管理 D.持续改进
34.为有效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监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的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给出的分类是 ( )。 A.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使用场所重大危险源
B.储存区重大危险源和经营场所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 D.使用场所重大危险源和经营场所重大危险源
35.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6.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是( )。 A.大型起重机 B.储存3吨的黑火药库 C.坝高30米的尾矿库 D.炼钢炉
37.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监管,对于新建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有害设施,企业应在该项目( )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
A.设计审查后 B.竣工验收前 C.开工建设前 D.投入运行前
38.在炼铁、炼焦等企业作业场所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是( )。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氨气
39.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陛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可以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物理因素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X射线
40.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取决于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有害物质作用于人体的( )和劳动者个体易感性三个主要条件。
A.途径 B.数量 C.方式 D.部位
41.某采石场工地作业场所存在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测得两种粉尘的总尘浓度分别是8 mg/m3和10 mg/m3,两种粉尘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均是10mg/m3,则该作业场所( )。 A.总粉尘未超过接触限值 B.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
C.满足Ⅱ级危害程度 D.具有爆炸危险
42.某港务局针对其码头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按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 )。
A.综合预案 B.现场预案 C.专项预案 D.临时预案
43.职业健康榆蠢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包括封前、在岗和离岗健康检查以及戍急检查等形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合理安排劳动强度 B.筛选职业禁忌症 C.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D.确定是否缴纳工伤保险
44.已申报职业病危窖项目的生产经营单位,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在新工艺改变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 )。 A.申报注销职业病危害项目 B.重新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C.申请职业病危害因素变更内容 D.申请监督职业病危害项目
45.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调离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 )。 A.原件
B.职业病津贴证明 C.职业病诊断证明 D.复印件
46.根据《职业病报告办法》制定的职业病报告卡,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有职业危害作业的用人单位,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职业病。下列属于职业病报告卡报告的职业病是( )。 A.喷洒农药中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