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激动地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你采摘到这里,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皇上听罢笑了,把叶嘉安排到重要的部门,让他掌管机要事务。
皇上于是下令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和叶嘉共事。欧阳高嫉妒叶嘉刚一做官就得宠,谋划着要排挤他。叶嘉虽然遭受羞辱并因此而站起来,但容色并未改变。皇上责备欧阳高,爱怜叶嘉,看着他的颜色,过了好一会儿,说:“叶嘉确实是清白之士,他的清气飘然如白云。”于是邀请他一起宴饮。过了一会儿,皇上高兴地哑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很是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
“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从此叶嘉更加受到皇上的宠爱。 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
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严肃地说:“陛下一定要那人甜言蜜语口齿伶俐,这样才喜欢他吗?我说的话虽不好听,时
间久了却有好处,陛下尝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皇上于是宽恕了叶嘉,然而也因此疏远了他。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
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给他的儿子封赐爵位,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县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品德芳香被世人看重的,都比不上福建的。住在福建的叶姓人也很多,但住在郝源的一族是最好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最高的侯的爵位,位居八大职位之列,可也说是相当荣耀了。那么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四、古诗和默写(13分)
17.阅读下面诗词,按要求作答。
鹧鸪天 (宋)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上阕写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点,极富有情趣,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2)本诗末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上阕写景,抓住“柔桑”“平冈细草”“黄犊”等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农村早春景象的意象着力刻画,同时词人注意炼字,把早春景象写得生动传神,如写柔桑的嫩芽用一“破”字,不仅有动态,而且让人感受到了桑芽萌发的力量和速度,一个“鸣”字又写出了黄犊乍见春草的欢快无比,用“点”写寒鸦让人不觉得伤感、凄凉。词人用喜爱的笔触把农村平常事物纳入笔下,写得充满生机与活力。
(2)运用衬托(对比也可以)之法,把“城中桃李”与“溪头荠菜花”对比着写,反衬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留恋之情,表达出作者对充满活力的农村、农村春色的热烈赞美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词的上阕主要描述早春景象,重点描绘了几组早春意象,如柔桑、蚕、细草等,这些都是早春典型的事物。同时还有几个动词的运用,如破、生、鸣、点等,把早春柔桑的生命力、春蚕孵化的速度、黄牛犊看到细草的惊喜写得更加生动。作者借这些早春农村的寻常之物,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与春天到来的欢乐之情。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最后两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把“城中桃李”和“溪头荠菜花”做对比,在早春时节,城中的桃李盛开,鲜花争艳,害怕风雨把自己凋零;可是溪头边的荠菜花正开,如果有风有雨,荠菜花会更艳。用它们两者对待风雨的不同态度,写出了农村生活的质朴,充满活力。表达了他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⑵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⑶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⑷寒衣处处催刀尺,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⑸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序八州而朝同列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白帝城高急【答案】
暮砧 (5)别有幽愁暗恨生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书写的正确性和规范性。易错字:知明、暮砧、幽愁。
五、(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表弟 毛尖
①我十五岁,表弟十四岁,一人抱一本新买的《笑傲江湖》,天兵天将似的,飞驰回家。在弄堂口,表弟大着胆子,向美丽的邻家大姐姐吹声口哨,于是被开心地骂一声小阿飞。 ②那是记忆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和表弟轮番跟家里申请巧立名目的各种经费,今天支援西部灾区,明天帮助白血病同学,然后偷偷买来《射雕英雄传》,买来《鹿鼎记》,包上封皮,题上《初中语文辅导丛书》。那个年代,父母刚刚被改革开放弄得心神不宁,一直没发现我们的视力在直线下降,还有我们的成绩。
③等到老师终于找上门了,父母才惊觉我们平时记诵的不是《岳阳楼记》,而是《九阴真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于是,王熙凤搜大观园似的,“辅导丛书”都被充了公。
④不过,事态的发展是那么令人惊喜,父母们很快也堕落为武侠迷。他们更勤奋地来检阅我们的书包,寻找第三、第四集辅导材料,有时,为了折磨他们,我们故意把悬念在饭桌上透露出来。这样,大人最终妥协了,他们自暴自弃地向我们低头,要求看第四本《天龙八部》。同时,表弟日复一日地醉心于武侠。他花了很多力气,得到一件杭绸白色灯笼裤,穿着这条灯笼裤上学、睡觉,起早贪黑地在院子里扎马步、蹬腿,并且跟电视剧里的霍元甲、陈真一样,发出嗨哈嗨哈的声音,天天把外婆从睡梦中吓醒。那阵子,他暗暗地倾心了一个女同学,拐弯抹角地托人送了套《神雕侠侣》给她,只是那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看完书后又请人还给了他,表弟心灰意冷下来,从此更全心全意地投入武术。
⑤他先是想练成一门轻功。缝了两个米袋,成天绑在小腿上,睡觉的时候也不解下来。这样过了一星期,他不无得意地跑来,轻轻一跃,坐在我的窗口,说用不了多久,他就不必从正门出入学校,他就要飞起来了。可如此一个月,还是飞不过学校围墙。后来,经人介绍,他去拜了一个“武林高手”为师,拿了家里一个月的粮票,却沮丧地得知,十四岁,对于练武功,太迟了。
⑥不过表弟没气馁,他开始研究黄药师的桃花岛,研究《易经》和奇门遁甲术,但那显然大难了。第二天,他宣布他开始写长篇小说了,主人公叫缪展鹏,缪是他自己的姓。最讨厌写作文的他居然在两个星期里完成了他的长篇处女作。他用空心字题写了书名,《萧萧白马行》,小说结尾,他的英雄死了,一起死的,还有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他说英雄应该在年轻的时候死去,乔峰那样,“视死如归地勇敢”。而就在那年夏天,他自己也勇敢了一回,在一个黄昏,江边散步的他,听到似有若无的呼叫声,看到江心隐约出没的人头,没有丝毫犹豫的扎进了湍急的河流中,丝毫不顾自己完全不会游泳的事实。而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⑦第二天,水上搜救队才找到他,白色的布覆盖着他,他的脚指头露在外面,显得特别稚嫩。我走过去,跟从前那样,挠了挠他的脚心,这回,他没躲开。天空铺满灰色云朵一言不发,偶尔一两只水鸟寂寂飞过发出几声凄异的叫声,天地沉寂,只有江水的呜咽声声远去。我的眼泪决堤而出,弟弟啊,不许走!没有一个大侠是这么年轻就走的! ⑧到现在,漫漫长夜里,我还是经常会去取一本金庸看,都是他从前读过几遍的书,恍惚中,我还是会听见有人敲窗户,“小姐姐,我们比武好不好?”做梦似的,我会自己答应自己的声音:“好,我凌波微步。” ⑨“降龙十八掌。” ⑩“独孤九剑……”
多么孤独的夜啊,单纯的八十年代已经走远,心头的江湖亦已凋零,像我表弟那样痴迷的读者渐渐绝迹,少年时代最灿烂的理想熄灭了。我们的梦想去哪儿了?金庸老了,我们大了,是分手的时候了。 不过,或许我倒可以庆幸,表弟选择那个明媚的夏日午后离开,心中一定还有大梦想和大爱,他身后的世界还熠熠生辉,有青山翠谷,有侠客,有神。
19.本文主要讲述了表弟与武侠之间的四件事情,请你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20.说说文中第⑥自然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21.赏析文章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
22.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与第段“表弟选择那个明媚的夏日午后离开”是否矛盾?为什么?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第①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姐弟俩买到新书跑回家的兴奋、得意之情。对邻居大姐姐吹口哨的情节,也表现了弟弟活泼开朗、富有侠气的性情。
B.第④段“堕落”“勤奋”“折磨”“自暴自弃”等词语,贬词褒用,既反映了爸爸妈妈对武侠小说的态度转变,也风趣地写出了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C.第⑦段“白色的布覆盖着他”,与前文弟弟喜欢穿“一件杭绸白色灯笼裤”形成对照,既表现了生命逝去的残酷事实,也暗示弟弟至死都怀揣着他的武侠梦。
D.作者在第段中表达了内心的感慨:时代变了,不再容许我们纵横江湖;人也长大了,不得不放弃梦想屈从现实。因此,武侠梦渐渐走出了我们的心灵。
E.本文题为“表弟”既因为主要讲述了表弟短暂一生中的几件趣事,也表达了对单纯真挚的姐弟亲情的怀念,概括了文章,点明了中心。 【答案】
19.偷读、习武、写作、溺水。
20.内容上交代了小说故事的结尾,结构上承上启下,既与上文表弟倾心一个女同学不成的
事实呼应,又为后文表弟为了自己的武侠梦而去世的情节埋下伏笔。
21.本句是环境描写,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弟弟溺水身亡时沉重悲凉的气
氛与“我”的悲痛心情。
22.不矛盾。结尾段“明媚的夏日午后”烘托了“我”因表弟尚未丧失梦想与大爱而庆幸他早死
的心情。
23.AC
【解析】
19.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分析时重点要把握题干的要求“用两个
字的形式概括出四件表弟与武侠之间的故事”,从第2段可概括出“偷读”武侠书;第4段可概括出“练武术”;第6段可概括出“写武侠小说”;第7段可概括出“溺水而死”,再压缩信息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