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1 主备人: 谢佩芳 执教人: 谢佩芳 1 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3 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重点是1~5的基数意义和写法。 难点是1~5的写法。 电脑课件;1~5数字卡片;投影仪;计数器;小木棒 一、导入: 设计修改补充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 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教学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野生动物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三、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四、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6
教 学 过 程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4)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五、练习 p21练习二 1、2、3、4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课题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第二课时:比多少 1 主备人: 谢佩芳 执教人: 谢佩芳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学会比较大小,使学生认识 \\, \号。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大小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的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说出图中事物的大或小。 椅子若干张、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10组(每组四个人)、学生的全家福照片(没有的可自己画一张) 7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设计修改补充 1、说一说:指名读一读前面学的5个数字,说说我们教室里能用 数字表示的事物。 2、动一动:听老师说数字,小朋友用小棒摆出个图形,并在草稿本上写出你用几根棒摆的? 3、写一写:指名小朋友上黑板写数字。 二、过渡: 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但能说出这些数字,而且还能把它们写出来,有的小朋友还写得很好看! 三、新授: (一)比多少: 1、动一动:小朋友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动手贴一贴,把三角形纸片贴在圆形纸片上,把纸片都贴完。(教师有意给的圆形纸片和三角形纸片数量不同) 2、说一说:小组汇报情况,说说通过动手贴纸片,你发现了什么?或在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 3、比一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如圆形纸片(5个)比三角形多(4个),所以5大4小,(今天我们就来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比大小) 4、看图,和同桌或小组里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想想他们在说些什么呢?从图直接看出数字, 说说哪种水果多,哪种最少。 教师伺机板书 4、认一认:同时让学生认识比较数字的三种符号。 让学生自己说说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说一说 5、联系生活中的数学:教室里什么东西有几个,那么是哪个大? 比一比(教师可适当板书) 6、做一做:p18 第1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在说一说,最后再填写。 (二)课中休息,玩游戏: 玩抢凳子的游戏,其实其中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凳子少,人多,所以也有比大小的知识含于其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呀?或是你有什么想法呀? (四)练习: 1、课本P17 让学生自己动手填写。 2、P19第7题 教师指导完成 板 书 设 计 8
教 学 后 记 课题 第四课时:分与合 课时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准 备 1 主备人: 谢佩芳 执教人: 谢佩芳 1、知识目标: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培养学生有序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相对性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老师手里有4颗纽扣,把4颗 纽扣分成两份,猜一猜,左手里有几颗?教师把右手放在身后。 学生猜,猜对的回答是根据什么猜的。那么为什么猜不对呢? (二)新授: 1、质疑:那么有什么方法玩这个游戏才能正确知道答案一定是正确的呢?(学生讨论,说自己的想法) 从而引入要把数分解。 2、动手分一分:教师出示4个圆片,把4个圆片作为一个整体,把它分成两份,每份都有圆片,有哪些分法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分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 学生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如用手势、用事物表设计修改补充 9
示等)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 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答案有多种,体现学法多样化)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 (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 可按照: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做课本做一做及的练习,再指名回答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后 记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