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学生观察:
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二、练一练
1、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
组互说,然后指名说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思维训练
1、一辆公共汽车上有15位乘客,到站后有5位乘客下车。7位乘客上车,这时车上乘客比原来少3,对吗?
2、一班得了15面卫生红旗,二班得了20面,三班得的比二班少,比一班多,猜一猜三班可能得了几面红旗。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都很出色,我们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真为大家感到骄傲!
板书设计: 学数学 、用数学
例3: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8+6=14 8-6=2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13-6=7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16-9=7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 17 - 8 = 9(只)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
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
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
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
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四、思维训练
在( )中填上适当的数
( )-9<5 15-( )>6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同学们熟练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并且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7 + 5 =12 5 + 7 = 12 8 + 7 =15 7 + 8 = 15 12 – 5 =7 12 – 7 = 5 15 – 7 = 8 15 – 8 =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
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难点:体会平面图形有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分类、整理
教学内容:分类、整理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简单区分与判断。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