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市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试卷沈士学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时速度的是:( )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为9.5m/s
B.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 m/s C.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 m/s D.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 m/s
2.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正常起动时,地面对其前后轮的静摩擦力方向是:( ) A.都向前 B.都向后 C.前轮向后,后轮向前 D. 前轮向前,后轮向后
3.一个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现对它施加一个水平拉力的作用,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立即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4.一个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3,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可能为: ( )
A.mg/3 B. 2mg/3 C. mg D. 4mg/3 5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2N、8N、7N三个共点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 A.0 B.6 m/s2 C.8 m/s2 D.10 m/s2 6.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
a A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现用平行于水平面的
B 拉力分别拉A、B所得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分别如图1所示,则可知:( ) 0 F A. μA>μB,B. μA<μB, C. mA=mB, D. mA 7.如图2所示,重为G的木块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受 图1 到水平向左推力F的作用而静止,斜面体固定在地面上,则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为: ( ) F 22A.G?F B.Gcos? C.F/sin? D.Gcos??Fsin? θ( 图2 8.在欢庆节日的时候,人们会在夜晚燃放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某种型号的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s末到达离地面 100m的最高点时炸开,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竖直向上射出的初速度是v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倍, 取g=10m/s2那么v0和k分别等于:( ) A.25 m/s,1.25 B.40 m/s,0.25 C.50 m/s,0.25 D.50 m/s,1.25 1 9.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关系是s=16t-4t2,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1s末 B.2s末 C.3s末 D.4s末 F 10.如图3所示,在O点用水平力F1缓慢拉动重物,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θ 2F 1 中:( ) A. F2变小, F1变大 B. F2变大, F1变小 图3 C. F1、 F2都变大 D. F1 、F2都变小 11.用一根绳子下端串联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小球比下面小球的质量大.当手提着绳端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则图4中所描绘的四种情况中正确的是:( ) C B A D 图4 12.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的v—t图线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v 甲 A.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 B.甲物体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物体的速度 乙 C.两图线相交于P点,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大于相同但方向不 t 图5 同 D.两图线相交于P点,表示此时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其中13、14小题5分,16小题6分,共16分) 13.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 游标尺上有十个小等分间隔,现用此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直径,测得结果如图6所示,该工件的直径为 mm. 4 5 3 cm 10 0 图6 14.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速率为120km/h,汽车刹车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8 m/s2,某天有雾,能见度约为24m,为安全行驶,避免追尾相撞,汽车行驶的速度的最大值约为 .(设司机反应时间为0.5s) 15.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其中S1=7.05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cm,则A点处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的表达式是 .小车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S1 S2 S3 S4 图7 S5 S6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6分)物体自A点自由下落,经过B点到达C点,已知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到达C点时速度的1/2,BC间的距离为15m,求AB间距离. 17. (8分)一个物体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的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v0=20m/s,加速度大小为a=5m/s2,求: (1)物体经过多长时间回到出发点? (2)由开始运动算起,6s末物体的速度. 18. (10分)如图8所示,在倾角θ为530的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 Q 为1kg的物体,用劲度系数为100N/m的弹簧平行于斜面吊住,此物 P 体在斜面上的P、Q两点间任何位置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物体与斜θ( 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7N,则P、Q间的长度是多图8 02F/N 少?(sin53=0.8,取重力加速度g=10m/s) 440 19. (12分)一个质量为m=40kg的小孩站在电梯 400 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320 到6s内体重计示数变化如图9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00 1 2 3 4 5 6 t/s 图9 高一物理参考答案: 1.ACD 2.C 3.B 4.BD 5.ABC 6.AD 7.ACD 8.C 9.B 10.C 11.A 12.AD 13. 29.8 14. 16 m/s 15. 0.86,a?(s4?s5?s6)?(s1?s2?s3), 0.64 9T216. 解析:方法二:由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可知,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是到达C点时的速度的1/2,说明物体经过AB段和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设AB段位移为s1,设BC段位移为s2,(2分) s1 :s2=1:3(2分) s2=15m解得: s1=5m(2分) 方法二:设B点速度为vB,则vC =2vB 由vt?v0?2as得: (2vB)?vB?2?10?15 vB=10m/s vB=gt t= vB /g=10/10=1s 2222sAB?121gt??10?12?5m 22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也可得分. 17.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反方向的匀加速运动,故可直接应用匀变 3 速公式.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1)设经t1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此过程中s=0,代入公式: s=v0t?解得:t?12at ,a=-5m/s2 2?2v0?2?20??8s a?5(2)由公式:vt?v0?at 将a=-5m/s2 ,t=6s,v0=20 m/s代入上式,解得:v1=-10 m/s, 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同样得分. 18. (10分)解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在斜面上的P、Q两点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的临界条件是物体在P、Q两点的静摩擦力都是最大静摩擦力fmax,且在P点时平行斜面向下,在Q点时平行于斜面向上. (2分)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如下: 对P:kx1?mgsin530?fmax?0 解得:x1=0.15m(3分) 对Q: kx2?mgsin530?fmax?0 解得:x2=0.01m(3分) xPQ?x1?x2?0.14m (2分) 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同样得分. 19. (12分)解析:由图象可知,小孩在0到6s内,前2s加速上升,接下来3s匀速运动,最后1s内减速运动.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如下: 设匀加速上升时间为t1,这段时间内小孩所受支持力为F1,加速度为a1,位移为s1;匀速运动时间为t2,位移为s2;减速运动时间为t3,这段时间内小孩所受的支持力为F2,加速度为a2,位移为s2,6s内电梯上升的高度为s.(3分) F1?mg?ma1 (2分) s1?12a1t1 (1分) 2s2?a1t1t2 (1分) mg?F2?ma2 (2分) s3?12a2t3 (1分) 2s =s1 +s2 +s3=9m (2分) 用其它方法得到正确结果同样得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