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23:59: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086[典宾早]

(31)贞:周以巫?二告。 《合集》5654+《乙补》6477倒+《乙补》6478

倒[宾一]

(32)??[令]周取巫于垂(?)?? 《合集》

8115[宾]

(33)己未卜,内贞:周由擒? 《合集》10976

正[宾一]

(34)癸[未卜],宾贞:周擒犬

湄。

8

周弗其擒。一。 《合集》14755正[宾一] (35)贞:周弗亡

贞:周弗其正[宾一]

(36)丁卯卜,贞:周其有

8457[宾]

(37)周弗其擒犬?? 《怀特》

303[宾一]

(38)周入□。 《合集》

6649 [典宾]

(39)周入四。 《花东》

327[花东]

这两种文例中的“周”,若无上述翦周、敦周、周方的文例作为参照,则解释为人物私名或国族名都无不可。例(35)与前举例(2)均属宾组一类字体,且均为《乙编》所录,当是同时为同事所卜,所以“周”即“周方”。因为甲骨文中“周”字确有用作国族名称的例子,所以这些“令周”、“乎周”之“周”与独用的“周”都有相当一部分可能也是国族名称。

在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子组卜辞中,还有“中周”:

(憂)。 《合集》

(憂)。

(憂)。七月。 《合集》590

5

(40)乙卜贞:中周又口,弗死?一。 《花东》

102[花东]

(41)甲子卜,贞:

甲子卜:321[花东]

曹定云、刘一曼先生曾共同撰文认为“中周”是地名。黄天树先生则认为“是女子私名,“中周”是夫名,“妾”是妻子的意思,“子名

10

9

中周妾不死?一二。

其死?一二。 《花东》

中周妾”是指中周的妻

。据此,“中周”是人的私名。作为私名的“周”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11

根据黄天树先生对殷墟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结果,上述有国族名“周”的卜辞,就其分类来说,各类所属的时期如下:

历 间类: 主要是武丁中期,下延至武丁晚期 类: 主要是武丁中期 宾 间类: 主要是武丁中期 宾 组 一类: 武丁中晚期

典 宾 类: 武丁晚期,小部分延至祖甲之初

宾 组 三类(宾出类):小部分属武丁晚期,主要是祖庚时期,小部分延至祖甲之初

历 组 二类: 武丁晚期,主要是祖庚时期

由此看来,这些有关周国族的卜辞的时代范围,主要属于武丁至祖庚、祖甲这三个王世,即相当于董作宾殷墟甲骨五期分法的第一期与第二期,邹衡先生殷墟文化分期的第二期。

根据传统的说法,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国在迁岐之前并不称“周”,古公亶父迁岐的时间是在武乙之世,即殷墟文化的第三期之初。《后汉书·西羌传》记载:“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踰梁山而避于岐下。”《史记·周本纪》言公刘先在邰,后徙居豳,“周道之兴自此(公刘)始。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

6

12

公刘、庆节以下八代至古公亶父,乃“去豳、渡漆、沮,踰梁山,止于岐下,豳人举国扶老携幼,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史记集解》引皇甫谧云:“邑于周地,故始改国曰周。”《史记正义》也说:“因太王所居周原,因号曰周。” 根据这些说法,姬姓之国号“周”取自已经存在的地名,是以地名为国名。这就是说,殷墟三期才迁到岐下周原的姬姓族群,在殷墟二期时还没有取得“周”的名号。因为时间和名号都对不上,上引殷墟文化二期卜辞中的“周”应与殷墟三期才出现在周原的姬姓族群毫无关系。

但是,今见学术界在解释上述卜辞时,常常不加论证地认为,卜辞之“周”就是后来灭商的姬周族;进而推论说,殷商、姬周早在武丁时期就已经有了交往;再进一步,就试图突破文献记载的束缚,怀疑《史记》、《后汉书》等古书记载有误,否定传世文献中古公亶父因迁岐下周原而改国号曰周的说法,认为古公亶父之国族原本名周,而地名周原则反而是来自古公亶父国族之名。

我认为,上述那种怀疑古书的观点,从根本上就是靠不住的。如上所论,若站在相信古文献记载的立场,则将上引卜辞中的“周”看作是后来的姬周,在称号、时间、地点这三方面都与太王迁岐的传统说法相矛盾。所以,上举殷墟卜辞之方国“周”并不是后来的姬周。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解释这个殷墟卜辞中的方国“周”?这正是本文想要讨论的问题。下面先从“周”字的各种写法谈起。

二、“周”字的文字学解释

殷墟卜辞之“周”字大致有如下几类写法(按组、类分字情况参看附表一):

13

1 2 3 4 5 6 7

1、《合集》8854;2、4885;3、20074;4、8472;5、6657;6、6649;7、6914

西周金文中有与殷墟文字写法相类似的“周”字:

1

2 3 4

7

5 6

1、周免旁父丁尊(05922);2、周免爵(08155、08156)

3、德方鼎(02661);4、成周戈(10884);5

雷兴山先生曾讨论过先周晚期到西周早期“周”字的写法。他详细列举了关中地区陶器、铜器、石器、卜甲上所见的的“周”字(见附表二)。这些“周”字的写法常省略小点,并且竖笔常在横竖笔交接处出头。其中,附表二中14、15、16各例的陶文有四横笔或四竖笔,雷先生认为不是“周”字而是“田”字,我觉得还应该可以释为“周”,下面将引到的西周周写成“

匜铭文所见族徽“周”字

14

鼎(02703);6、無叀鼎(02814)

”,说明“周”字可以有四竖或四横之类的写法。

这些不从“口”的“周”字形,写法都与“田”字相近。它跟“田”字的形体区别,主要在于加点不加点、两端笔画是否出头或交叉。“周”字省略小点的写法,多数都是以两端出头作为跟“田”字相区别的标志,但也有少量字形与“田”混同无别。后来“周”字在下面加了“口”旁作“的区别标志,小点就可以常常省略了。

由上述可见,某些不从四点、且笔画不出头的“周”字,其写法可能与“田”相混淆。这是应该注意区分的。

王恩田先生曾经考释金文中的族徽“

”、“

15

”,就跟“田”字有了明显

”以及殷墟甲骨文中的

“”、“”等字,认为都是国族名“周”字的异构。我大体赞同他的结论,但在证据的使用和材料的解释方面,我有些不同的看法。下面根据我的意见,重新整理并解释有关材料。

从早期“周”字写法的特征来看,下列金文中的族徽铭文除去“廾”旁剩余的部分无疑也是“周”:

1

2

3

4

5

16

1、父癸斝(9220);2、父癸卣盖(05096);3、周壬鼎(1299); 4、周父庚方彝(9867);5、爵(7468);6、爵(8436);7、爵(8776)

此字可以分析为从廾、周声。在西周金文中,可以看到写法与上举字形相似的一

8

试论殷墟卜辞之“周”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u0cg7esrl8mqar1rud16ehs64cxfu011yl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