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0
一、正确认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 2
1、如何看待会计国际化 ....................................................................................... 2 2、我国会计的国家化 ........................................................................................... 4 3、我国会计离国际化的差距 ............................................................................... 6 二、会计国际化与国家化的关系 ................................................................................ 6
1、会计国家化是会计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 ....................................................... 6 2、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 6 三、如何协调会计国际化和国家化的矛盾 ................................................................ 8
1、正确处理会计国家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8 2、会计国际协调 ................................................................................................... 9 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会计体系 .............................................................. 11
1、会计标准的中国特色 ..................................................................................... 11 2、逐步实现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建议 ................................................................. 12
参考文献 ............................................................................................................................. 14 附 录 ................................................................................................................................. 14 致 谢 ................................................................................................................................... 19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提供方式,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理应不受国别区域的限制,应为国际经济往来提供充分的共享信息。。同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会计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重要的环境因素,而国际化的会计反过来又为国家化的经济创造了条件。会计的国际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吸收国际资本,提高国内资本市场的质量和国际信誉,也对国内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榜样作用。因此,全面系统的对会计的国际化和市场话进行分析研究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跟国际化接轨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加入WTO文件的正式签署,我国的会计开始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但由于政治、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利益主权国在会计程序、方法与会计信息的对外提供等方面又表现出各种差异。本文试从定位会计国家化如何协调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体系方面展开。
[关键词] 会计 国家化 国际化 协调 中国特色
1
论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一、正确认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
会计国家化指会计与特定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生产力水平紧密相关, 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明显的国家特色,是由各国和各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环境的差异所决定和造成的,是会计个性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会计发展的特殊性。会计也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得到生存和不断发展---会计必然带有国家性的特点。
1、如何看待会计国际化
会计国际化是“政治化”,是利益之争。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在政治、经济或其他
方面都有其自身的利益所在。会计作为一门通用的商业语言,有其生存的环境——国内环境和国外环境。对一个国家而言,其会计体系建立必将体现其本国或民族利益,但当把会计拿到国际大环境时就会涉及利益在不同国家分配的问题。所谓政治和利益高于一切,会计国际化的实质也就是国与国之间利益的再分配。美国、英国倡导会计全球化,实际上就是想会计“美国化”、“英国化”。因此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利益的争夺,也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其政治化的倾向。
会计国际化是我们的机遇。既然国际化趋势是必然的,而我们也有必要实行国际化,那么在国际化进程中我们就应当扮演一个积极而又现实的角色。所谓积极就是要努力把我们的特色介绍到国际上去,让世界了解中国。现在很多人考虑的只是国际化进程中我们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却没有发觉机遇也在等待我们。众所周知,国际化也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而这个体系中的标准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从各国会计实践中精炼而来,这就存在一个以谁的特点为主的问题,美国追求的是“美国化”,那么我们也应当致力于“中国化”。所谓现实,就是我们应当从当前的实际来制定国际化
2
进程中的策略,我们的公司要在哪一国上市和发展,那我们就应当“入乡随俗”,不可全盘否定国际化。总之,我们即不能“妄自菲薄”,也不可“盲目排外”,要好好把握会计国际化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从而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 会计国际化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形势下, 我国双边贸易,多边贸易活动日益增多, 在经济贸易谈判过程中, 贸易双方必然要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各国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 要实现会计国际化,必然要发展国际贸易。 2. 会计国际化是适应跨国公司的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及技术进步的加快以及市场的变化无常, 使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得到迅猛发展。这也就要求会计对处于不同国家的母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相互监管并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 以便于公司内部的业绩考核、对比分析、投资评价。因此, 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出现, 迫切要求会计处理趋于国际化。
3. 会计国际化是进行国际融资的需要
任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都需要有大量的资本做经济基础, 单单靠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增加业务量来增加资金的融通是不够的,必须与国际资本市场相接轨。在融资过程中, 资本供需双方为了制定出正确的决策方案, 都必须对对方的信誉,盈利能力等进行了解。因此,制定公认的国际会计准则就对资本供需双方创造良好的环境促使本企业和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4. 会计国际化是会计职业国际化的需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深, 非常多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相继成立, 促使国际会计人才的流动, 也减少了各国会计的差异。 5. 会计国际化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
金融全球化在国际金融市场起着龙头作用。金融市场的变化对各国的金融市场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金融风险,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成为各国会计国际化发展的共同奋斗目标。为此,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抵御金融风险很有效的措施之一。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