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11:32: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三(3)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我班应考人数56人,但由于3为同学有病有事未能参加考试,所以实考人数为53人。其中,100分2人,90~99分36人,80~89分12人,60~79分2人,60分以下1人,人均成绩为90.32,比年级人均成绩1.8分,比兄弟学校最高成绩低5.7,比全县人均成绩高4.6分;优秀率为71.70%,比年级优秀率高14.8%,比兄弟学校最高成绩低18.6%,比全县平均优秀率高27.3%;我班合格率是98.11%,比年级平均优秀率低1.28%,比兄弟学校最高成绩低1.89%,比全县平均优秀率高5.01%。

本套试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侧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注重在生活情境中考察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试卷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涵盖了本册所有知识点,呈现形式多样,有一定的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留有自由选择解决问题的空间。我班学生测试成绩不够理想,现具体分析一下本次期末考试我班学生的得与失:

一、 失分情况统计

1、填空题,共26分。有2人全对。1小题填合适的单位,有24人出错,共失分48分,其中“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 )”一题就有12人出错,“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约120( )”有5人出错;而何家鑫同学这题6个空全错,马旬丽同学错3个空。2小题检测“长方形的周长”知识点有4人出错,丢8分;3小题检测“有余数除法验算求被除数”有3人出错,丢6分;4小题全对,5小题“检

测分段计算经过时间”,有33人出错,共丢分66分;6小题检测“分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全对;7小题检测“排列与组合”,有梁帅和刘仕俊2人出错,丢4分。

2、选择题,共12分。1小题检测“计量单位”有4人出错,丢8分;2小题检测“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有华向凯、伍雅帅、李文豪、张怀盼、何家鑫5人出错,丢10分;3小题检测“周长的意义”有梁佳佳和刘小楠2人出错,丢4分;4小题检测“有余数的除法”全对;5小题“480×2×6的结果与算式( )的结果相等”,有13人出错,丢26分;6小题检测“可能性”全对。

3、判断题,共14分。其中1、5小题检测“可能性”,有8人出错,而且都是5小题“太阳每天一定会从东边升起”出错,丢16分;2、7小题检测“时间的认识和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有22人出错,其中2小题“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走1圈是60分,时针走1圈是60时”认为是正确的就有16人,而7小题计算时间是6人,丢44分;3小题检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有何家鑫、李杰、肖青周围4人出错,丢8分;4小题全对;6小题检测“排列与组合”有13人出错,丢26分。

4、算一算,共20分。其中口算题8分,共丢分36分,仅何家鑫一人就丢4分,王立朝和刘晓楠分别丢3分;列竖式计算共8分,何家鑫丢4分,赵佳琪丢4分,还有11人分别错一道,共丢22分,还有3人计算正确,写错答案或忘写答案,丢3分;列式计算题4分,有13人出错,其中有6人是列式正确,计算错误,但也按全错

误对待,共丢25分。

5、比大小,填>、<、=,共14分。有30人出错,共丢分94分。 6解决问题,共4小题,16分。1小题检测“用加减混合法解决问题”,有5人出错,其中4人是计算错误,1人是方法正确,数字抄错,共丢8分;2小题检测“周长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有6人出错,其中3人列式错,3人计算错,共丢15分;3小题检测“两步计算和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有5人出错,其中一人是不理解题意,列式错误,还有2人是余数的取舍问题,2人是计算出错,共丢8分;4小题检测“用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有4人出错,都是计算错误,共丢4分。 二、 失分情况分析:

1、关于计量单位的填写和选择,何家鑫和马旬丽两人没有建立表象认识,还有几个同学是没有见过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所以也就自认为很高,应填“千米”,

2、对于经过实践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但对于24小时计时法学生还没有学习,所以分段计算时间学生出错较多; 3、计算方面丢分偏多,大部分是由于粗心、马虎造成的;填写大小于号 ,学生出错也较多,其中有胡庭冉、雷城城、刘仕俊、梁佳佳等同学分不清大小于号,其余是计算有误;

4、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多数同学已初步掌握,也初步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只是计算出错较多。 四、今后的教学方向:

1.对学生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果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双基”,能否正确解题,而忽视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会是数学教育的严重失误。学生答题字迹潦草,格式混乱,审题不认真,计算不细心,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做事浮躁,责任意识淡薄。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书写训练,格式指导,严格要求,严格监控,让每个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缜密思考,仔细计算,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还有就是在考试前要在学生心理上来一次大冲浪,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自信,相信自己,充分发挥他们的非智力因素。

2. 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本次考试学生的答题也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结果的记忆,忽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问题。如学生在做填空题第1题时,就需要我们建立起“米”、“千米”、“厘米”、“毫米”“克”、“千克”的实际观念。这与学生在学习量与计量时是否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是否亲身体验实际大小有密切关系。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还要注意拓宽学生的视野,真正落实“三维目标”。

3、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夯实和基本练习到位、练习多样的训练。 教学中,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力争做到人人过关。低段数学要努力抓好学生的计算,把握计算的

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u5av2h8le2i4cx3qin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