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学教育学学习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20:16:1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姓名: 班级: 学号:

数学教育概论学习总结

在这一学期的数学教育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们一共学习了十二个章节,我们把分成了三个部分进行学习。第一章作为绪论章节,主要学习了“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第二章到第八章作为理论篇学习;第九章到第九章作为实践篇学习。

第一章 绪论: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教育学? 这一章共有四个小节,分别是:

第一节:数学教育成为一个专业的历史

第二节:数学教育成为一门科学学科的历史 第三节:数学教育研究热点的演变 第四节:几个数学教育研究的案例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数学教育?什么是数学教育学?数学教育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部分:

广义:传播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活动。 狭义:在中小学进行数学教学的活动。

数学教育学的含义: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学规律,

“教什么、学什么”; “怎样教、怎样学”;“教得怎样,学得怎样”以及相关的理论

数学教育学的特征:

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历史性、发展性、实践性)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年轻学科,但其历史源远流长 (1)年轻学科:

1969年,法国里昂,第一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1970年,《数学教育学》(苏联:斯托利亚尔) 1978年,《中学数学教与学》(美国) 1980年,《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十三院校) 1984年,《数学教育学》(丁尔陞译) (2)历史源远流长:

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算术知识的记载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十进制

公元前1100年,中国西周,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

理论篇

(第二章: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第八章:数学教育研究) 与时俱进的数学教育:

人们创立了数学,就有传承数学的需要,数学教育也就出现了。经过几千名年的人类文明发展,数学渐渐成为公民教育中的核心成分。时至今日,世界各国都设置了9年以上的学校数学课程。数学,也成为最具国际可比性的一门教育学科。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

数学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始于20世纪初,目前还不满一百年。1908年成立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数学教育成为国际性的事务。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数学教育的研究只限于各国“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教学计划”等文件的交流,尚无数学教育的理论著作问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数额学教育进入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各国数学教育的著作大量出现。但是,真正形成数学教育理论形态的研究比不多,似乎只有弗赖登塔尔和波利亚两位的工作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心理学家皮亚杰倡导的建构主义学说,对数学教育有很大影响。中国的“双基”数学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前面两章从数学教育的与时俱进、基本理论等宏观的角度,审视了数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国际比较,并介绍了一些理论性的研究成果。但是,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数学教育,涉及面很广。除了宏观思考之外,还需要围观的剖析,形成可操作性的具体实践。

数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教育,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要受一般教育规律的指导,先进的教育学理念,对于数学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般教育学+数学例子”的阐述是必要的研究工作。但是,我们不能仅限于此。数学教育有其与一般教育相适应却有独特的规律。一门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特规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些特定课题:

在上一章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中,我们讨论了涉及数学教育全局的一些问题,着重探讨了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而在这一章,我们则面对一些特殊的研究领域,包括数学本质的揭示、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文化与数学史、数学教育技术、数学竞赛、数学学差生的教育等课题。 数学课题的制定与改革:

数学一直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中的核心科目。在21世纪到来之际,世界各国都在实行新的数学课程标准。2000年,美国的“全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颁布了已准备10年之久的《数学课程标准》,向全国推行。同样,日本的数学教学“指导要领”,也在21世纪初正式推出。欧洲各国,以及亚洲的新加坡、韩国也都相应的进行了数学课程的改革。

中国于2001年首先公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接着又在2003年推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这样,我国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进入到实施阶段。实验将持续5~10年。因此,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数学教育将有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而这一章,我们着重学习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和相关问题。 数学问题与数学考试:

中国古代把科学研究称为“做学问”,一个人“有知识”叫做“有学问”,一个“问”字,显示出“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我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就是对246个应用数学问题的回答。在西方,数学问题的含义更加广泛。最著名的有1900年希尔伯特提出的23个数学问题,其中包括哥德巴赫猜想。至于数学教育,则以解答数学问题为目标。检测一个人的数学水平,主要用解答数学考题的成绩加以评定。

因此,研究数学教育,不能离开数学问题和数学考试。 数学教育研究:

数学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不过百年历史。到今天为止,这门学科的基本规律仍有许多没有搞清楚。世界上也没有一本大家公认的、普遍适用的经典著作。因此,有人认为“数学教育”还处在襁褓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说,数

学教育研究大有可为。

如果说,一般的教育学研究是“理论性”的基础学科,那么数学教育(以及其他的学科教育)就是一种实践性的“工程性”学科。工程技术也有自己的理论层面,但工程毕竟是要具体做出来的。因此,数学教育理论固然需要研究,但是数学教育研究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服务于课堂,使得学生能够受益。每一个数学教师走进课堂,面的自己的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探求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总结数学教学的规律。实际上,这些教师已经不同程度的进入数学教育研究的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育研究并不神秘。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育研究的源泉。课堂,永远是绿色的。

实践篇

(第九章 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与评析~第十二章 数学教育实习前的准备) 在第三部分实践篇中,与我们的现实联系比较大,作为一名大二的师范专业的专科生,大三的上学期就要去实习,去面对真正的小学生,在这之前,我们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试讲。

而试讲始终面对的都不是真正的学生,只是我们的同学,没有那样一种专属于课堂的氛围,实践篇告诉了我们,我们应当如何来转化自己的身份:学生——老师。对于课堂,我们又应当如何去了解、去学习、去创造属于我们的课堂。一堂课,不是仅仅有老师在那里说,而是老师与同学在课堂上一起学习,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做好一个引导者,是学生去发现知识,并进行学习、掌握、应用。

老师,不是只要站到讲台前就可以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老师也说过,一个好的老师,必须会课堂中的概念教学、命题教学、解题教学。一名老师,如果不懂概念教学,那么他便不会是自己的学生学习到定义、概念性的知识;一名老师,如果不懂命题教学,那么他将不会使自己的学生拥有对最基本的知识、理论、概念的逻辑性判断;一名老师,如果不懂解题教学,那么他的学生就不会解题。知识,是我们用来解决问题的基础,如果我们学到了知识,但是并不会用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那么,我们的学习只是零。对学生而言,不会解题,也就不会考试,不会考试又怎么来升学,进而完成自己的学业呢?

在这部分,我们学习怎么样进行教学设计,在此之前,我还学习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案例,怎样进行教学观摩与测评等。

学无止境,不管是今天作为学生的我们、还是将来作为老师的我们;不管是在课堂上的我们,还是将来走在其他行业上的我们,我们的学习都将不会停止,会一直进行下去。

搜索更多关于: 数学教育学学习总结 的文档
数学教育学学习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uekz99deg0ne2d1fb1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