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8:27: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秦岭山区某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图1),完成1~3题。

1.若图中两条河流的支流可能会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唐代诗人岑参在《登总持阁》中写道“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图中最可能欣赏到诗中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甲地某人在北京时间5:40看到日出,该日最可能处在

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答案】1.B 2.A 3.B 【解析】

1. 河流源头有着溯源侵蚀的能力,会切穿山脊,导致与附近的河流相连,产生河流袭夺现象。地势更低的河流夺取海拔稍高的河段,带来部分河段改向。观察等高线图及图示区域河流可能袭夺相连处,推知②处河流流量可能会增大;选B;

2. 诗句“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意思是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只有甲地是四地中海拔最高的点,且站在甲地向北看才能看到渭河水。乙地海拔不及甲处高,丙丁位于太白山南侧,受图中太白山峰的阻挡看不到北侧渭水;选A;

3. 北京时间5:40日出,秦岭主峰经度约107°E地方时约5点日出,算出昼长约14小时,且甲地海拔高,日出早,日落晚,甲地昼长大于12小时且接近昼长最长,6月可能性最大,选B。 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貌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完成4~6题。

1

4. E地海拔可能是

A.1 170 m B.1 190 m C.1 210 m D.1 230 m 5. 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6. 图示最低区域在地貌演变过程中可能曾经是

A.河流阶地 B.地下溶洞 C.断层山 D.向斜谷 【答案】4. C 5. C 6. B 【解析】

4. 读图可知,左下部是一个天坑,天坑外部等高线数值应是1 200 m,E的海拔范围是1 200~1 220 m,故E地海拔可能是1 210 m,C正确。

5. 读图可知,甲处位于山谷顶部,水量小,瀑布较小,A错;乙、丁两处没有相交的等高线,即没有陡崖,不会形成瀑布,B、D错;丙处山谷位于1 200 m等高线范围内,汇集了甲处水流,水量大于甲处,因此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丙,C正确。

6. 图示最低处没有外泄河道,因此地貌形成与河流阶地无关;图示最低区域是左下部的天坑底部,在地貌演变过程中可能曾经是地下溶洞,溶洞塌陷,形成天坑,故B正确;该区域最低处不是山脉,不是断层山;图示是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判断地质构造,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是向斜谷。 读图完成7~8题。

7.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 490米 B. 590米 C. 690米 D. 790米

8. 该地理课题组在绘图过程中,①处的支流未全部画出,你认为该支流最有可能流经的路径是 A. ③→②→① B. ⑤→④→① C. ⑦→⑥→① D. ⑨→⑧→① 【答案】7. D 8. B 【解析】

2

7. 据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图中的最高点位于东南部,高度范围是1000-1100米之间,最低点位于西南部,高度范围是300-400米之间,交叉相减。计算可得两点的高差范围是600-800米。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 根据图中信息,④⑤两处等高线凸向高处,根据“凸高为低”的原理可知,山谷易形成河流,且河流由高处流往低处,故B⑤→④→①正确,ACD错误。故选B。

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下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回答9~11题。

9. 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图中③处陡崖最大高差可能为

A. 1200米 B. 1199米 C. 1100米 D. 999米 11. 在山顶处,游客最可能直线观测到的地点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9. A 10. B 11. D 【解析】

露营地选择应避开河谷和陡崖附近,特别是在雨季,为避免洪水的危害,露营应远离山谷;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通视),反之为凸坡。

9. 图中①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河谷地带,且等高线比较密集,是集水线,容易遭受洪水的影响,所以最不适宜作为宿营地;其他三地均不是山谷的谷口,A正确。②处等高线密集,是陡坡,③处有等高线重合,是陡崖,无山洪灾害,B、C错。④ 处等高线凸向海拔低处,是山脊,无山洪灾害,D错。

10. 图中③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是300米,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陡崖高差范围是600-1200米,最大高差可能为 1199米,B对。A、C、D错。

11. 山顶与①之间是和缓的山谷,很容易看见;山顶到②之间等高线先稀疏,后密集,说明有较陡的地势为凸坡,不易看见;③处为陡崖下面,从山顶不能看见;山顶到④之间等高线先密集,后稀疏,说明两者

3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ufl71echn9vfqx3d4pq7px008twst015b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