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答案1
【南开】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为云、雨、雪等气象条件的形成区域。 A.电离层 B.散逸层 C.平流层 D.对流层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D
2.铁路干线两侧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4类 B.3类 C.2类 D.1类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A
3.温室效应会使()变冷坍塌。 A.电离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中间层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D
4.通常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土壤中某元素的()作为背景值。 A.绝对含量 B.最高含量 C.最低含量 D.平均含量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D
5.受人类活动干扰和影响最大的大气圈层是()。 A.电离层 B.平流层 C.对流层 D.中间层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C
6.较为茂密的绿化带或树林,每()米可使噪声衰减2—3dB。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答案1
A.50 B.30 C.20 D.10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D
7.水俣病的成因是由于人食用的鱼、贝机体中富集了()。 A.镉
B.砷化合物 C.甲基汞 D.多氯联苯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C
8.平均风、湍流、下垫面、太阳辐射等都属于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因素。 A.气象 B.大气结构 C.大气状态 D.大气条件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A
9.大气污染源按存在排放时间可分为()、间歇源和瞬间源。 A.连续源 B.固定源 C.变换源 D.不定时源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A
10.大气中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经过()照射后会分解出与臭氧分子发生链式反应的氯原子。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x射线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B
11.大气湍流通常指空气在()出现上下左右无规则振性的搅拌。 A.水平风向 B.主导风向 C.下风向 D.上风向
南开大学20秋学期《环境学基础》在线作业答案1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B
12.N个噪声,其声压级均为60分贝,叠加后的声压级为()分贝。 A.(60+lgN) B.(60+1.5N) C.(60+10lgN) D.(60+10N)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C
13.低位营养级是高位营养级的营养及能源的供应者,但低位营养级的能量仅有()能被上一个营养级利用。 A.1/5 B.1/20 C.1/15 D.1/10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D
14.物种灭绝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食物来源不足 B.盲目过度捕杀 C.生存环境破坏 D.天敌繁殖过快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C
15.大气污染源按存在形式可分为()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A.移动 B.定点 C.固定 D.可转换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C
16.()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A.3类 B.2类 C.1类 D.0类
[仔细分析上述试题,并完成选择] 正确答案:C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