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总)物理九年级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4:30: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讲 声、光现象 学案

一、基本概念: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 产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不能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空气中传播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 、 、。 (3)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 声3.声音的特性: 、 、 。 现象(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 有关系,振动的快慢用 描述。 叫

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符号为 。物体振动得快, , ; ,频率低,音调就低。 (2)响度: 叫做响度。声音的强弱与 有关,振动的幅度用 来描述。物体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 越大。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 、 不同,发出声音的 也就不同。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 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 3.光的反射: (1)几个名词:

①入射角: 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②反射角: 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2)光的反射定律: ; ; 。 (3)反射的种类: 、 。 光现(4)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由这个物体 。 象4.平面镜成像特点:

(1) ; ; ; 。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5.光的折射:

(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 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3)折射定律: 。 。 。 6.在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二、判断题:(请说明判断的理由或举反例说明) 1. ( )真空不能传声。

2. ( )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3. (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4. ( )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5. ( )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6. ( )在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7. ( )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

8. ( )人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人眼发出的光照到物体上。

9. (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10.(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1.( )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12.( )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是90°。 13.( )射击瞄准、激光准直、手影游戏和小孔成像都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14.( )我们能看到桌子上的书利用了光的反射。 15.( )我们能看见蜡烛的火焰是利用了光的反射。

16.( )夜晚行车时打开车内的灯易干扰司机视线属于平面镜成像的事例。 17. ( )人从远处向平面镜走近,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18. ( )阳光在整个大气中的传播过程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19. (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三、单选题:

( )1.下面几个小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A.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真空罩内,声音明显减弱。 B.在鼓面上撒些纸屑,敲鼓时纸屑上下跳动。 C.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布包好放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 D.小孩玩的土电话。 ( )2.对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快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 )3.当声音消失的时候,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人们用手语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B.汽车喇叭没有了作用

C.马路边的居民不必再受噪声的干扰 D.在大山中会有回声 ( )4. 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C.小孔成像 D.湖面上的倒影 ( )5.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6.挑选瓷器时,常轻轻敲它一下,由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是根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以上都不对。 ( ) 7.对下列光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的形成——光的折射 C.白雪耀眼——光的漫反射 D.影的形成——光的反射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束光与镜面的夹角是20 0,那么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0 B.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墙面,是因为墙面发生了漫反射

C. 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D. 在发生光的反射时,入射角增大10 0,反射角也增大10 0 (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观察水上风景照片,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

B.发生光的反射时,当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 反射角会逐渐减小 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四、不定项选择:

( )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需要有玻璃板、等大的蜡烛,还需要有刻度尺等 B.将像与物连接起来,发现它与镜面垂直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0 20 30 C.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0 20 30 D.实验时选择两支等大的蜡烛是换元法

( )11.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到一块玻璃上,已知入射角为50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光与玻璃面的夹角是400 B.折射角是400 空气 C.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600 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也垂直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发生镜面反射时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时不遵守反射定律。

玻璃 B.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可能不发生变化

C.在发生光的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在发生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 )13. 根据声速表可以看出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A气体中的声速大于固体中 空气(0℃) 331 水(常温) 1500 B同种介质中温度升高声速增加 3230 空气(15℃) 340 冰 C固体中声音传播速度大于液体 500 空气(25℃) 346 软木 D不同介质声速相同 煤油(25℃) 1324 铁(棒) 5200 五、实验题:

1、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将钢尺受压在桌边,露出5cm,用手扳动使其振动,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用耳朵听其发生音调高低,记在表格内. 2.再将钢尺受压在桌边,露出10cm,用力扳动使其振动并注意保持 与前一次相同,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用耳朵听其发声音调高低,记在表格内. 3.再将钢尺受压在桌边,露出15cm,重复上述实验 步骤 直尺振动的快慢 表格 结论 方法 器材 音调高低 最快 较快 最慢 物体振动越 ,音调越 本实验采用了 法。 白纸板、平面镜、激光手电筒、 。 装置图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请填写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 ①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 的反射,沿OB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的径迹,这是运用了 法。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 看到反射光线(填“能”或“不能”)。 ②改变 的径迹,重做两次。 ③取下纸板,用 测量出 ,并填入表格。 ④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实验次数 1 2 3 入射光线 AO CO EO 入射角i/° 70 30 反射角r/° 45 30 步骤与方法 数据 表格 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 ; 和 分居在法线两侧; 等于 。

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填写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 器材 装置图 白纸板、刻度尺、 、两只 的蜡烛、火柴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纸上立着一块 作为平面镜,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 2.把一支 的蜡烛,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用白纸板在玻璃板后面尝试承接它的像,再拿一支 蜡烛,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 3.用直线把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观察 ,并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 的距离。4.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实验。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1.像和物的大小 ;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1.实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 2.两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 3.使用刻度尺是为了 实验中运用了 法和 法 步骤 结论 反思 方法 六、作图题: 1. 完成下列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七、问答题:

1.看清物理课本上的字是由于物理课本上的字发生___ __反射的原因;小明用镜子晃得小红的眼睛睁不开是由于发生了____ _ ___反射的原因,上课用的投影屏幕十分 (“光滑”或 “粗糙”),光射到屏幕上发生 反射,使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够看到屏幕上的内容。 2.水中的鱼为什么看上去比实际深度浅?

答: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现象造成的,水中鱼反射的光从 中斜射到 中,折射光 线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进入人的眼中。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 变 (填“浅”或“深”)了的 像,而实际上鱼的位置比较 (填“浅”或“深”)。

八、科学方法题:

1.敲击音叉后,靠近悬挂的乒乓球,看到乒乓球被多次弹起,表明发声体在振动,这用到了 法。 2. 在真空铃实验中发现抽气时间越长,听到的铃声越小,从而推断如果能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这用到了 法。

3. 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要保证钢尺的振动幅度相同,这用到了 法。 4. 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时,要保证钢尺的振动快慢相同,这用到了 法。

搜索更多关于: (总)物理九年级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的文档
(总)物理九年级中考一轮复习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uiiy18zdu0zdc523xwm17c19373fh00gr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