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总)物理九年级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1:42: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 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用到了 法。 6. 将光的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反射,这用到了 法。 7. 列表比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这用到了 法。 8.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用到了 法。

9.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发现未点燃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重合,这用到了 法。

10.探究光的反射实验时,硬纸板向前、后折时,看不到反射光线,从而证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这用到了__________法。

九.进一步探究:

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t=v0+α(t-t0),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温度为t0时的声速,α为温度系数。

液体 丙酮 水 甘油 水银 酒精 t0/℃ 20 25 20 20 20 v0/m/s 1192 1500 1923 1451 1180 α/m/(s·℃) -5.5 2.5 -1.8 -0.46 -3.6 vt

a b 0 t 可见,水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 。

如图所示,是酒精、水和水银中声速随温度变化图像,其中 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 十.归纳式探究:

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图那样,让一束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另一部分光线反射

回玻璃砖内。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越来越弱,反射光线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

入射角i 折射角r 0° 0° 30° 51° 39° 79° 39°30′ 82° 40° 90° 50° 他把这个发现与小刚进行了交流,最后他们去请教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

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⑴根据小明和小刚的探究,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①当光以任何角度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时都能发生全反射( ) ②当光从空气射到水中时,也会发生全反射 ( )

(2) 图像中的图线 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将数据变成图像,运用的是 法。

(3)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你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 ; ② 。

r/° 90 45 0 45 90 i/° a b

第二讲 透镜及其应用 学案

一、基本概念:

1.凸透镜、凹透镜:

(1) 、 的透镜叫凸透镜;(2) 、 的透镜叫凹透镜。 2.焦距: 到 的距离叫焦距。 3.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4.实像和虚像: 区别 实像 虚像 概念 能否用光屏承接 倒立与正立 举例 会聚成的像 光线的 的交点组成 一般为 一般为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u>2f u =2f 2f >u>f u< f 像的性质 倒正 大小 虚实 应用 二、判断题(请说明判断的理由或举反例说明) ( )1.凸透镜是很厚的透镜,凹透镜是很薄的透镜 ( )2.奶奶戴的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 )3.小明戴的近视镜的镜片中央比边缘厚,这种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 )4.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 )5.透镜的光心位于它的主光轴上

( )6.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一个实焦点和虚焦点 ( )7.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 )8.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 )9.物体经过照相机的镜头后在胶片上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 )10.投影仪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 ( )11.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 )12.投影仪银幕上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 )13.利用放大镜只能看近处物体的虚像

三、单项选择题:

(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有会聚作用 B.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成一点,叫做焦点 D.凹透镜对任何光都有发散作用 ( )2.下列光学元件或生活用品没有用到凸透镜的是:

A.照相机 B.老花镜 C.近视镜 D.放大镜 ( )3.下面作图正确的是:

( )4.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物体成虚像的条件是:

A.2倍焦距以外 B. 1倍焦距以内 C.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D. 1倍焦距以外 ( )5.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可以看到的像是: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的实像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 )6.一个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用它看邮票上的小字,则邮票到这个凸透镜的距离应是: A. 10cm B. 10cm至20cm C. 小于10cm D. 多少都可以 ( )7.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

A.一定是实像 B.一定是虚像 C.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移动光屏得到蜡烛缩小的像,则蜡烛位于:

A. 2倍焦距之外 B. 1倍焦距以内 C. 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D. 2倍焦距处 ( )9.如图所示,物体沿A、B、C、D移动时光屏上成的像会: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小后边大 D.先变大后变小

四、不定项选择题:

( )10.下列关于成像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实像 B.山峰在湖面上的“倒影”,其实是它们的虚像

C.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光屏承接到的一定是倒立的像 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和虚像均与物体分居在凸透镜的两侧

( )11.小刚经过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实像一般是倒立的 B.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C.虚像一般是正立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有又缩小的 ( )12.物体距离凸透镜20cm处,在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的、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距凸透镜10cm,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B.物体距凸透镜10cm,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物体距凸透镜10cm,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D.物体距凸透镜40cm,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有下列各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放置器材时,在光具座上从左至右应依次放置蜡烛、光屏和凸透镜

B.实验前应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上 C.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通过移动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可清晰的观察到烛焰的像 D.当物距在一倍和两倍焦距之间时,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因而是实像 五、实验题 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凸透镜、蜡烛、光具座、刻度尺、 、火柴 实验装置 图像 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1.实验前,在光具座上由左至右依次放置 、 、 ,并调整 、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 实验步骤 2. 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各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清晰的像。他发现:蜡烛在 点成像最大,在 点得不到像。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将下表补充完整。 物距u 实验表格 u>2f u =2f 2f >u>f u< f 像的性质 倒正 大小 虚实 应用

搜索更多关于: (总)物理九年级中考一轮复习学案 的文档
(总)物理九年级中考一轮复习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uiiy18zdu0zdc523xwm17c19373fh00gr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