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政府执行力是人民群众之所盼。我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加剧,空间要素瓶颈制约凸显,项目投资后劲不足,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社会和谐稳定压力加大等问题叠加,人民群众期盼发展的强烈愿望对政府执行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政府自身建设方面仍不同程度存在执行不力、效率不高、政令不畅等问题,不但降低了政府效能,也损害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面对群众的期盼,我们要把提高政府执行力作为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关键来抓,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执行,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公信力,最大限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落实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提升政府执行力是创先争优之所需。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后,今年中央统一部署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基层党组织努力做到“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应好,共产党员努力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巩固和谐稳定局面,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区政府系统来讲,要率先垂范,带头“创先争优”,坚持做到“五个好”,
5
每位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做到“五个带头”,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作风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政府执行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廉洁型政府,打造务实高效、破解难题、团结协作、干净干事的政府团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认真开展政府执行力的评价 (一)如何评价执行力
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执行力进行评价:一是执行的意识怎么样。执行决策、落实工作态度是否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如何。二是执行的机制怎么样。执行的机制是否健全完善,包括目标机制、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查机制、奖惩机制等。三是执行的结果怎么样。执行力高低集中体现在解决问题、突破难题、推动工作上,要在解决问题、落实工作中提高执行力,把问题是否解决、工作是否推进作为衡量评价执行力的重要标准。
(二)当前执行不力的主要表现
近年来,我们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效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及去年的“学苏北创新业”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今年的“学习苏北创
6
新业,追赶先进比贡献”活动,政府执行力有了很大提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衢江新的发展形势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在执行力上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当断不断,效能低下。吃不透上级精神,把握全局能力较弱,决策时优柔寡断,看不清稍纵即逝的机遇,错失了发展良机,影响了工作效率。二是议而不决、决而不断。对发展中的问题缺少全面深刻的分析,找不准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工作只停留在口头议论上,没有切实有效的举措。三是当抓不抓,推诿扯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应当由本部门、本单位抓落实的事项不愿去抓,推卸责任。四是不推不动、推也不动。工作主动性差、积极性低,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问题久拖不决。五是怕担责任,怕冒风险。责任意识淡薄,执行工作患得患失、怕这怕那,缺少敢闯、敢干的勇气和冒险精神。六是当上不上,畏难不前。工作拈轻怕重,遇事“难”字当头,遇难“退”字当先,更不敢啃“硬骨头”。以上问题,无论是区政府层面、部门层面还是乡镇层面,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降低了政府系统的工作效率,损坏了政府公信力。
(三)造成执行不力的原因
7
从执行不力的具体表现中,认真反思、深入剖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关键。从执行活动的主体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查找:一是政府自身是否存在不善协调、不愿协调、不敢协调以及协调的方法、手段不多等问题。二是部门、乡镇认识是否统一,是否存在协作意识、合作意识不强,应付执行、选择执行、被动执行、消极执行甚至不执行的问题。从执行活动的过程来看,问题往往在前期和中期,主要是执行前期的领会不到位、计划不周密、决策不科学或者执行中期的组织控制不力、应变不及时、协调不到位等。针对这些原因,我们要结合各自本职工作,自我反思,对症下药,切实提高执行决策、推动工作的能力。 三、切实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当前,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执行力建设。省委省政府开展以“治庸治懒、提能增效、狠抓落实”为重点,以勤政、廉政、善政为目标的“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探索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市委市政府实施以提升“四度”(端正工作态度、加快工作进度、加大工作力度和提升工作满意度)、强化“四通”(快通、疏通、沟通、变通)为目标的“执行力提升工程”,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贯彻落实上级部署,我们要以拉高标杆、追赶跨越、强化执行、创先争优为重点,合力攻坚克难,狠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