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六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中考模拟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7年新年伊始,美国签署了“禁穆令”,暂停图中斜线所示七国公民入境,抵制和抨击之声不绝于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七国公民,大多信仰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2.这七国公民,用本国语言抨击该禁令时,大多使用 A.法语 C.阿拉伯语
3.该七国公民在人种上大都属于 A.黄色人种 【答案】1.B 2.C 3.C 【解析】 【分析】
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七个国家都是位于西亚与北非的中东地区,这里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在国际上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被称为穆斯林,故选B。
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七个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这些国家的居民多使用阿拉伯语,故选C。 3.由题目可知,该七国都是中东地区国家,都属于阿拉伯民族,从人种上属于白色人种,其祖先来自于欧洲,故选C。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B.黑色人种
C.白色人种
D.混血人种
B.英语 D.俄语
1.四幅分布图与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2.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 【答案】1.A 2.A 【解析】 【分析】
1.①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为油菜;②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为暖温带,为冬小麦;③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为水稻;④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淮海平原和新疆,为棉花。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外向型农业是一国或一地区面向国际市场,借助于国际分工来实现再生产的农业。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3.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是( ) A.改善医疗条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其目的是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故选B。 4.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跨166个经度,南北跨( )三带 A.热带、亚热带、温带 C.亚热带、温带、寒带 【答案】B 【解析】
B.寒带、温带、热带 D.温带、寒带、暖温带
B.提高人口素质
C.接纳外国移民
D.坚持计划生育
B.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茶叶④油菜 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分析】 【详解】
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接,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望;亚洲地域辽阔,南部北北回归线穿过,北部被北极圈穿过,面积广大,跨寒、温、热三带。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亚洲所出的纬度位置,熟练掌握常见的重要知识点。 5.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 ) A.大豆、甜菜、春小麦、玉米 C.甜菜、荔枝、春小麦、大豆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粮食生产历史悠久,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南方属水稻集中产区,北方属小麦集中产区,玉米、豆类、薯类的种植则相对分散.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地,是重要的粮食产区.在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国家建立了商品粮基地. 【详解】
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在400~800毫米之间,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东北地区)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6.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 A.喜马拉雅山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位于亚洲中部的喜马拉雅山,是受到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高大山脉,山脉还在不断升高,故选A。 7.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 A.11时 C.13时
B.12时 D.14时
B.昆仑山
C.安第斯山
D.落基山
B.大豆、冬小麦、水稻、玉米 D.花生、亚麻、甜菜、大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气温的日变化。
8.2017年10月10日,被称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新发现2颗脉冲星,成果举世瞩目。FAST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大窝凼”洼地,四周山地围绕,地处偏僻。根据材料,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FAST的选址位于图中的( ) A.A省区
B.B省区
C.C省区
D.D省区
2.FSAT所在地形区的特点是( ) A.千沟万壑 C.一望无际的沙漠
3.FAST选址在该地区,不是因为( )
A.该地区石灰岩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 B.位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清洁,大气透明度高 C.周围山地围绕,能有效屏蔽人为的电磁波干扰 D.人口密度大,能带动经济发展 【答案】1.B 2.D 3.D 【解析】 【分析】
1.FAST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读图知,贵州省是图中B省区。故选B。
2.FAST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选址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形
B.海拔低,地面平坦 D.喀斯特地貌显著
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所以选D。
3.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石灰岩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 位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清洁,大气透明度高,人烟稀少, 周围山地围绕,能有效屏蔽人为的电磁波干扰。FAST选址在该地区,不是因为人口密度大,能带动经济发展。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及气候。
9.我们每天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东升西落,是因为( ) 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太阳东升西落属于昼夜交替,这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故B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10.下图是“巴西农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不停自转
1.关于巴西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是巴西高原 B.图中乙是亚马孙平原 C.亚马孙河是世界最长河
D.巴西热带雨林破坏会影响全球气候
2.在巴西农产中,种植规模大且集中连片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