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那个小朋友学习特别聪明,他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还会自己读准课文呢!你们行吗?请小朋友们自己认真读一读,划出生字词语。 三、学习生字词语
1. 课件出示:大家读得这么高兴,小蜜蜂也来凑热闹了,看,几只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都采到了她们的篮子里去了,让我们去看看,这些生字是什么。 2.出示生字,学生自己练读。(课件)
同桌检查。指名读。听一听电脑老师是怎样评价的。(课件)读得好的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读。
3.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什么生字?
学生畅所欲言,相机教学“方”字旁。学生讲得好的奖励玩猜字谜游戏。(课件) 4.比一比,看谁的眼睛亮。(巩固生字学习情况)(课件) 四、再读课文
看,调皮的小蜜蜂把生字新词送回了课文,你们还认识吗? 指名读课文。朗读擂台赛。听一听学习伙伴怎样评价。(课件) 五、生字书写
1.学写生字。注意“升”的第一笔。(课件示两次撇的笔画。) 2.你看清楚“广”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了吗?(“点”靠近竖中线起笔。) 3.“走”和“足”:他们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才会觉得舒服呢?(“竖”在竖中线上。)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4.注意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范写,生描红并在书本田字格上书写。 比一比,看谁写得漂亮。(投影) 六、作业
收集有关北京的风光图片和天安门广场上升旗的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沿着弯弯的山路,读准这些词的字音,就可去北京参观游玩了。(课件) 2.指名读。
3.小朋友,现在你们到了什么地方呢?有什么想说的吗?
一生读词语,全班跟读。读好了生字词语,就让我们去课文中看看,文章里向我们描述了北京什么景色。 二、学文
1.自由读文,你读懂了什么? A“谁想去什么地方?” 指导朗读。 B理解“遥远”。
多远算是“遥远”? 举例来说。
课件示地图,认识北京的地理位置。(课件) C“为什么想去呢?”
理解升旗仪式的壮观。学校里的升旗仪式怎样的?(庄严、肃穆)。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文中哪个词写出了你的感觉?理解“壮观”。 指导朗读“我多想去看看。”“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补充材料:
(1)国旗班的战士怀着对祖国的崇敬,对国旗的尊重,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训练。 (2)国旗升起的时间和太阳升起的时间一致,象征着祖国欣欣向荣。 (3)升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表示对国旗的尊敬。
再读“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天安门,天安门上升旗仪式非常壮观。” 2.指导朗读全文
3.让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能把自己想去北京的愿望通过背诵这篇文章表达出来。 三、课外拓展 1.说一说,看一看 2.学会朗读
3.一个接一个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儿童最自然的语言讲了一个小孩儿无奈又快乐的一天,表现了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首儿童诗简明易懂,学生只需要多读几遍就能了解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怎么调整心态,让快乐一个接一个的,并从中感受孩子幸福的童年。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孩子做事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踩影子、跳房子游戏。(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1)孩子们,你们一定很喜欢玩游戏吧,能说说你们爱玩的游戏吗?
(2)(出示“踩影子”图片)你们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吗?你们知道怎么玩吗?(学生自由说)
2.结合图片,教师简介游戏玩法,并播放“踩影子”游戏视频。
3.玩游戏很快乐,快乐的事就这一件吗?(不是。)对,在我们身边,快乐的事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认读“接”这个生字,理解“接”在这里是继续,连续的意思。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看读几遍能把这个故事读下来。(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出示生字词:
睡觉 再 做梦 各种各样 伙伴 不过 有趣 这么 却
(1)指导读,注意读准平舌音“再”和“做梦”的“做”;翘舌音“各种各样”的“种”和“这么”的“这”。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读。 (4)指名读。 3.趣味识字。
(1)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梦、种、样、趣。 ①旧字加偏旁游戏读生字:
林+( )=梦 羊+( )=样 中+( )=种 取+( )=趣 ②结合“却”认识新部首“卩”。
③“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走”的最后一笔要长,托住“取”字。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
①“伙伴”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字形:亻+火=伙,亻+半=伴。
②“接”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扌”,右边“立”下一个“女”字,组成“接”。 ③生字巧记:
“过”——走寸了,就“过”。 “这”——斯斯文文走到“这”。 (3)指导书写:
①“种”和“样”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字左窄右宽,“禾”和“木”作部首时,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②“过”和“这”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辶”是三笔写成的,第二笔的笔画名称叫“横折折撇”。书写要点:要先内后外,“辶”的第二笔从横中线起笔,第一个折要短小一点,捺要舒展。
(4)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我”有哪些经历? 3.出示填空。
月夜,正玩着____________,就听大人叫着:“__________________!” 正做着____________,又听见大人在叫:“__________________!”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____________,操场上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过、各、种、样、伙、伴、这”。 2.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小朋友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那个小朋友吗?(记得。)这个小朋友经历了哪三件事?(玩踩影子时,大人让回家睡觉;做好梦时,被大人叫起床上学;和小伙伴玩跳房子时,上课铃响了。)哦!这可真是——《一个接一个》(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看看这个孩子经历了这些后,他是怎么想的。
2.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3.指名按小节朗读课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