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根据平移概念,将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一个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叫平移,可以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平移的概念可知B是平移,A、C、D是旋转. 故选: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Rt△ABC中,∠BAC=90°,AB=AC=2.以AC为一边,在△ABC外部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则线段BD的长为 4或2或 .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分情况讨论,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③以A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C.分别画图,并求出BD.
【解答】解:①以A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DAC,
∵∠DAC=90°,且AD=AC, ∴BD=BA+AD=2+2=4;
②以C为直角顶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连接BD,过点D作DE⊥BC,交BC的延长线于E.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D=90°, ∴∠DCE=45°, 又∵DE⊥CE, ∴∠DEC=90°, ∴∠CDE=45°, ∴CE=DE=2×
=
,
=2
,
=2
;
在Rt△BAC中,BC=∴BD=
=
③以AC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C,
∵∠ADC=90°,AD=DC,且AC=2, ∴AD=DC=ACsin45°=2×
=
,
又∵△ABC、△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ACD=45°, ∴∠BCD=90°,
又∵在Rt△ABC中,BC=∴BD=
=
=2
, =
.
故BD的长等于4或2或.
10.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高,∠A=30°,若AB=20,则BD的长是 5 .
【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知,∠BCD=∠A=30°,所以分别在△ABC和△BDC中利用30°锐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出BD.
【解答】解:∵在直角△ABC中,∠ACB=90°,∠A=30°,且CD⊥AB ∴∠BCD=∠A=30°, ∵AB=20,
∴BC=AB=20×=10, ∴BD=BC=10×=5. 故答案为:5.
11.当a满足条件 a<0 时,由ax>8可得
.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分析】答题时首先知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号前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才改变方向.【解答】解:若ax>8可得
,
故答案为:a<0.
12.不等式x+1<2x﹣4的解集是 x>5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根据解不等式的一般步骤解答即可,一般步骤为:移项及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答即可.
【解答】解:移项得,x﹣2x<﹣4﹣1, 合并同类项得,﹣x<﹣5, 系数化为1得,x>5. 故答案为x>5.
13.不等式4x﹣3<2x+1的解集为 x<2 .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把﹣3移到不等号的右边,把2x移到等号的左边,合并同类项即可求得原不等式的解集. 【解答】解:4x﹣3<2x+1, 4x﹣2x<1+3, 2x<4, x<2,
故答案为:x<2.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2,1)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则得到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 (﹣1,1) .
【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
【分析】根据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P′的坐标是(﹣2+1,1).
【解答】解:把点P(﹣2,1)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则得到的对应点P′的坐标是(﹣2+1,1),
即(﹣1,1), 故答案为:(﹣1,1).
三、解答题(共30分)
15.如图,△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1,1),B(4,2),C(3,4). (1)请画出△ABC向左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1B1C1; (2)请画出△ABC关于原点对称的△A2B2C2;
(3)在x轴上求作一点P,使△PAB的周长最小,请画出△PAB,并直接写出P的坐标.
【考点】作图-旋转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作图-平移变换.
【分析】(1)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平移后的对应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原点的对称点A2、B2、C2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3)找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与x轴相交于一点,根据轴对称确定最短路
线问题,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的位置,然后连接AP、BP并根据图象写出点P的坐标即可.
【解答】解:(1)△A1B1C1如图所示; (2)△A2B2C2如图所示;
(3)△PAB如图所示,P(2,0).
16.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AD⊥BC于D,BF平分∠ABC,交AD于E,若AE=13,求AF的长度.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由∠BAC=90°,于是得到∠ABF+∠AFB=90°,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DB=90°,于是得到∠EBD+∠BED=9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F=∠EBD,等量代换得到∠AFB=∠BED,∠AEF=∠AF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BAC=90°, ∴∠ABF+∠AFB=90°, 又∵AD⊥BC, ∴∠ADB=90°,
∴∠EBD+∠BED=90°, 又∵BF平分∠ABC, ∴∠ABF=∠EBD, ∴∠AFB=∠BED, 又∵∠AEF=∠BED, ∴∠AEF=∠AFB, ∴AE=A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