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管理,制定质量保证体系和工作计划,全面执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11.编制实施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建立质量事故奖罚、追究制度和奖惩实施细则,确保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12.指导、协调、监督及检查质量工作,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进行跟班旁站检查,严格执行以项目部为核心的质量“三检制”(班组自检、作业队复检、项目部和技术质量部的终检),享有质量否决权,对发生的质量缺陷要逐一进行评定,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置;
13.对重大质量缺陷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满足合同要求,创优质工程;
14.参加工程决算工作,组织工程的检查、验收、签证,参与竣工资料的整理工作。 3.2.4 物资设备部
负责对施工机械设备、物资合同分供方名册的制定,以及调配、购买和维修保养,保证工程所需机械设备状况的完好和物资的良好供应。
1.根据本工程施工总体安排,制定设备、配件、物资的采购、租赁、保管、维护和供应、标识、运输计划,以及特种设备的购置计划,组织招标采购,按计划分期分批采购进货,作好节假日仓储准备,做到定额储备、计划用料,为顺利施工提供可靠的设备、配件、物资保障;
2.负责设备的采购、租赁,以及配件、物资的保管、维护和供应,包括本工程需要的各种建筑材料和设备零、配件等;
3.制定施工机械设备、物资合同分供方名册,对进场的机械设备、配件、物资进行管理、保管、保养、检修、维护以及调配,按工程施工需要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保证工程所需的机械设备状况的完好和物资的良好供应;
4.按要求对到场的设备、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严禁不合格品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对设备、物资的需求;
5.负责对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产品说明书等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调查各分部工程施工中原始配件、材料的消耗量,进行日、周、月、季、年汇总,建立计算机管理档案系统; 3.2.5 综合管理部
综合办公室管理内容包括:项目部外部合同信息,包括工程师及雇主文件等;本部门发布的信息:包括计划信息、工程施工定额信息、工程产值信息、工程成本信息等;其它部门反馈的信息:技术质量部提供的施工报表、物资部提供的设备及材料消耗信息等;项
目运做过程中资金流动的信息管理,人员劳资信息管理;文件、报告管理;公司总部来函等的信息管理。办公室信息记录文件包括:年、月、周施工统计报表、计划完成情况分析表、施工变更统计表、文件发放、接收登记表等。 3.3 人力资源配置
本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主要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质量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 3.3.1 项目经理职责
1.负责组织健全劳动力、原材料定额、机械设备定额、能源定额、资金定额等五大定额的管理,达到管理系统健全完整,严格管理,各种消耗降低。
2.负责组织和健全项目部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达到管理体系完整,制度标准健全,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工程质量全面创优。
3.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提出要求,并监督其实施,达到体系完整,制度健全,管理控制有力,保证生产安全。 3.3.2 生产副经理
1.负责组织健全劳动力、原材料定额、机械设备定额、能源定额、资金定额等五大定额的管理,达到管理系统健全完整,严格管理,各种消耗降低。
2.负责组织和健全项目部的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体系,达到管理体系完整,制度标准健全,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工程质量全面创优。
3.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提出要求,并监督其实施,达到体系完整,制度健全、管理控制有力,保证生产安全。
4.负责工程项目正式开工前的一切施工准备工作。精心策划现场平面布置,立体规划现场布局,对所有分部、分项工程实行工序程序管理。
5.代表公司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协调同甲方、设计单位及其他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
6.完成项目经理安排的项目事宜。 3.3.3 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
1.主管技术质量部,落实测量、试验,检测检验、计量、技术攻关、施工技术保证体系、资料管理保证体系等工作。
2.督促落实开工前三天施工方案发给工长及有关部门、前三天下道工序的工序操作文
件发到作业班组的工作,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参加图纸会审,为预算、材料、财务、分包提供会审资料,及时解决施工现场存在的技术问题。
3.定期组织召开工程技术例会,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消除质量隐患。 3.3.4经营副经理职责
1.主管综合管理部、物资设备部,组织做好项目的预算、成本、内外结算,劳资财务保证体系、材料计划供应保证体系及内外合同管理体系。
2.领导财务合同部开展工作,保证工料分析同步,施工预算无差错,成本分析结论准确,各类账目清晰,认真执行会计制度,科学设置会计科目。按规定程序进行项目成本核算,原材料核算,机械费用核算,人工费核算,管理费核算,能源费核算,专用基金核算等,保证核算资料完整、真实。建立健全工程耗料台账,进行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项目的核算,降低消耗,减少浪费。
3.全面掌握施工产值、工程主要形象进度、竣、交工面积、工程质量合格率、优良率等各项指标,并督促按计划实施。 3.4 劳动力组织安排
为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效率,便于管理,作业班组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并隶属于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统筹调度。其劳动力组织安排如下:
现场管理人员:8人,负责现场管理及协调; 土方开挖人员:36人,负责现场土方开挖及外运;
灌注桩桩基及冠梁施工班组:42人,负责灌注桩的钻进和冠梁施工; 钢筋笼加工班组:18人,负责灌注桩的钢筋笼施工; 降水井班组:8人,负责降水井施工;
电工修理班组:2人,负责处理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及现场机械维修; 护坡施工组:35人,负责土钉、锚索、喷坡施工。 3.5 劳动力资源动态分布
1.准备阶段:32人;2.施工阶段:165人;3.设备拆卸退场阶段:26人。 3.6 劳动力进场计划表(见下表) 3.7 劳动力曲线图(见下图) 3.8 劳动力不均匀系数
劳动力不均衡系数
=施工期最高峰人数÷(各施工段总工日数÷总工期天数) =110÷(9600÷120)
=1.38
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人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准备阶段 管理人员 灌注桩施工 2 6 施工阶段 8 30 退场阶段 2 6 工种 钢筋笼施工 3 18 3 降水井施工 2 8 0 挡水墙施工 2 8 0 土方开挖施工 3 36 3 护坡施工 5 35 5 冠梁施工 4 12 2 勤杂工 电工 修理工 2 1 2 4 2 4 2 1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