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
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气体的压强越来越小,而液体的沸点、气球的体积和支持水的塑料薄片都与大气压强有关,因此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解答】
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罩内空气减少,大气压强减小,
甲实验中,因水的沸点会随着大气压强的减小而降低,所以95°??的热水会沸腾; 乙实验中,因大气压强减小,大气压强支撑不住水的重量,所以薄塑料片会下落; 丙实验中,因气球外的大气压强减小,所以气球内部压强会远大于外部压强,所以气球体积会变大,直至爆炸; 【答案】 0,16,等于 【考点】
力与运动的关系 摩擦力的大小 【解析】
(1)根据图象判断小车在不同时段的运动状态,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小车受到的合力为零。根据速度公式变形可计算其运动的路程。
(2)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等无关,据此判断。 【解答】
(2)由于在4??~8??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其牵引力与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为10??;
在0~4??内小车做加速运动,但其压力和接触面均不变,所以摩擦力也不变,为10??。 故答案为:0;16;等于。 【答案】
9.2×107,8,0.011 【考点】 功的计算 热机的效率 燃料的热值 【解析】
(1)已知牵引力和行驶路程,可以得到牵引力做的功;已知发动机效率和牵引力做的功,可以得到发动机做的功;
(2)已知发动机做的功和汽油热值,可以得到消耗汽油的质量。
(3)根据求得汽油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可求得这些汽油的体积。 【解答】 因为??=??,
所以发动机做的功为??总=为??=??总=3.68×108??, 因为??=????,
所以消耗的汽油质量为??=
????????
??
=
9.2×107??25%
=3.68×108??(1)(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6×107??/????=8????。
3.68×108??
试卷第16页,总20页
(3)由??=??可得,这些汽油的体积??=
??
????
=0.7×103????/??3≈0.011??3。
8????
故答案为:9.2×107;8;0.011。
三、实验题(本题共3个小题,其中21题3分,22题4分,23题7分,共14分) 【答案】 玻璃板 不能 靠近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像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虚像光屏接收不到,实像光屏能接收到;
(3)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
①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的像的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平面镜成虚像,移去蜡烛??,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的像; 实验中,如果蜡烛??靠近玻璃板??,蜡烛??成的像也靠近玻璃板??,为了使蜡烛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则蜡烛??应靠近器材??。 【答案】 初速度相同 小 匀速 B,D
【考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解析】
(1)要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应控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使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运动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运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
(4)根据控制变量法,结合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解答】
用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在该实验中,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就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由上述实验可推理得出: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克服阻力做功的多少,从而可判断小车原来具有重力势能的大小,所以可以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由于小车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不同,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可知小车达到水平面时的动能大小,所以还可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故选????。 故答案为:(1)初速度相同;(2)小;(3)匀速;(4)????。
试卷第17页,总20页
【答案】 如上; ??1??0 ??1??0
??2???1
仍能 【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解析】
(1)根据甲图,将??2的右接线柱与电流表负接线柱连接起来;
(2)电路正确连接后,当开关??、??1闭合,??2断开时分析电路连接,由欧姆定律得出电源的电压;
(3)当开关??、??2闭合,??1断开时,分析电路连接,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得出待测电阻;
(4)不改变甲图所示的电路,若开关??1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只闭合??,电流表测可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
开关??、??2闭合,电流表测干路,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不影响和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求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解答】
根据甲图,将??2的右接线柱与电流表负接线柱连接起来,如下所示:
电路正确连接后,当开关??、??1闭合,??2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为??1,则电源的电压??=??1??0;
当开关??、??2闭合,??1断开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为:??0=??2???1,由欧姆定律,则待测电阻:
0
????=??=??1???。
0
2
1
??????
不改变甲图所示的电路,若开关??1始终处于断开状态,只闭合??,电流表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
开关??、??2闭合,电流表测干路,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不影响,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求出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求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四、计算题(本题共2个小题,24题8分,25题11分,共19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相关公式和文字说明.) 【答案】
(1)小明测得该电热水器的实际电功率是968??; (2)该电热水器氧化电热丝的实际电阻值是50??; (3)并联的这段电热丝的电阻值为1512.5??.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功的测量 电功率的计算
试卷第18页,总20页
【解析】
(1)3000??????/??????表示每消耗1??????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000次,据此求出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242次消耗的电能,利用??=??求出该电热水器的实际电功率; (2)根据??=????=(3)根据??=????=
??2????2??
??
求出该电热水器氧化电热丝的实际电阻值;
求出电热水器铭牌标识的功率对应的电阻,为恢复该电热水器的铭牌功率,可与氧化电热丝并联一段新的电热丝,根据电阻的并联求出并联电阻的阻值。 【解答】 解:(1)3000??????/??????表示每消耗1??????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000次, 所以,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242次消耗的电能: ??=3000??????=3000×3.6×106??=2.904×105??, 该电热水器的实际电功率: ??实=
????
2.904×105??5×60??
??2??
242
242
==968??;
(2)由??=????=??实=??=
实
可得,该电热水器氧化电热丝的实际电阻值:
??2(220??)2968??
=50??;
(3)电热水器铭牌标识的功率对应的电阻: ??=
??2??
=
(220??)21000??
=48.4??,
为恢复该电热水器的铭牌功率,可与氧化电热丝并联一段新的电热丝??′,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即48.4??=50??+??′, 解得:??′=1512.5??. 【答案】
整流罩受到海水的压力为1×105??; 潜艇的巡航速度为14??/??;
该潜艇浮出海面处于漂浮时,潜艇的总重量是5.3×107??。 【考点】 功率的计算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1)运用液体压强公式??=?????,可求压强大小。再根据??=????可求压力。 (2)根据??=??求出有用功率,根据??=????即可求出潜艇的巡航速度。
(3)潜艇浮出海面处于漂浮时,求出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和漂浮条件即可求出艇的总重量。 【解答】
潜艇下潜到200??深处时,?=200??;
此时整流罩所受海水的压强:??=?????=1.0×103????/??3×10??/????×200??=
试卷第19页,总20页
??
1
1
1
1
1
1
2×106????。
整流罩的面积:??=0.05??2,
由??=??变形得,整流罩所受压力为:??=????=2×106????×0.05??2=1×105??。 最大核动力功率:??总=2.8×104????=2.8×107??; 根据??=??可得:
有用功率:??有用=????总=80%×2.8×107??=2.24×107??; 由??=????得潜艇的巡航速度: ??=
????
????
=
2.24×107??1.6×106??
=14??/??;
3
????
完全下潜到海面下后的排水量为6.8×10??,则??=??排=6.8×103??3。
=
6.8×103×103????1×103????/??3=
潜艇浮出海面处于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排′=?????露=6.8×103??3?1.5×103??3=5.3×103??3,
根据漂浮条件和??浮=??液????排可得,此时潜艇的总重量:
??=??浮=??水????排′=1.0×103????/??3×10??/????×5.3×103??3=5.3×107??。
试卷第20页,总20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