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 科龙电器在2003年将不可能盈利。
[6]
按照现有的退市规则 如果科龙电器业绩没有经过上述的财务处理 早就可能被
做出退市处理了。可见 科龙电器2002年和2003年实质上并没有盈利 只是ST科
龙玩的一种会计数字游戏而已。
二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计报表附注信息要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有赖于其充分性的表示 但是目前
我国的披露情况 很难另人满意。有时企业为了某方面的利益 可能会不披露某
些信息 或者是避重就轻、简单描述 这些都是披露不充分的表现。
我国这种信息披露不充分既体现在对企业整个财务状况的披露 又体现在对
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项目的披露 而其中被谈及最多的就是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我国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有意回避 对其主要投资人、关联管理人员
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成员的披露很少甚至空白。多数上市公司虽然按照规定发布
了会计报表及其附注 但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却没有披露公司最主要业务的收入
和利润的来源 却对其他非重要的信息作了大篇幅的列式 采取了避重就轻的手
法 故意夸大或隐瞒事实 背离了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如ST创智(000787)2006
年被证监会立案稽查 2005年年报中显示 公司亏损5 47亿元 每股收益2 18
元 其亏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对子公司的违规担保计提 但会计报表附注对此却
只字未提。 这就体现了一些公司只披露为外单位担保的事项 没有披露为等关联
[7]
会计学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方的担保或未决诉讼等事宜 既没有披露或有事项产生的财务影响和补偿的可能
性 也没有解释未披露的原因。
三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这一点对会计报 表附注甚为重要。财务报表附注对或有事项、商业票据背书转让或贴现、对外担 保、未决诉讼、未决仲裁及产品质量保证等内容需要及时披露。上市公司的经营 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投资者不可能像上市公司经营 管理者一样清楚公司经营策略的变化 所以上市公司应及时地依法披露有关重要 的
会计信息。由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在企业上一个会计年度之后的几个月之 后对外公布的 所以反映的会计信息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有些企业为了达到自 己的目的故意使其会计信息内容滞后 据统计表明 每年都有许多的公司在重大 事件的公告上故意拖延 玩时间差 助长了大量内幕交易的发生。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而投
资人尚未得知的重大事件时 上市公司应当立即将有关重大事件的报告提交至证
券交易所和证监会 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说明事件的真实情况。 虽然有此规定
[8]
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滞后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企业这些信息披露不及时的行为
既损害了公众利益又损害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应该得到尽快制止。
会计学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四 覆盖面不全面
我国披露的会计信息多集中于历史性信息和数量性信息等硬性信息的披露
由此产生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内容忽略了对未来经济
活动的预测。预测性会计信息是表明企业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财务信息。
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附注信息主要是立足于过去 对未来的预测几乎没有。然而
公司的决策总是面向未来的 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中会计信息覆盖不全面与
信息使用者决策所需信息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此类信息的披露能够使投资者和
债权人了解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状况 从而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 防
范和化解投资风险。 由于报告在确认和计划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使得许多反映企
[9]
业未来前景、对信息使用者非常有用的现金流向等预测性信息被排斥在财务报表 以外。
四、会计报表附注存在问题的因素分析
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不真实 不及时 不充分 覆盖面不全 会直接影响整
个财务报表的会计信息质量 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 究其根源 主要是以下几个
方面的原因。
一 制度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1、专业术语太多。制度的设计者对信息使用者的专业知识前提假设不恰当 对于一些没有接受专业的会计教育的信息使用者来说 过多地使用专业会计语言
在理解上必然会存在障碍 使得会计报表附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太专业
不仅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的阅读理解 同时还损害了会计报表附注的效用性。另外
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大多是对历史信息的解释 对未来的预测则是比较少的。
而信息使用者关注的是未来 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 就很难理解可量化信息与不
可量化信息的关系 以及历史和未来之间的关系。
2、内容太笼统。现阶段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太过于笼统 层次性、重要 性的体现不突出 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所
利用的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状况等信息的披露没有统一的要求 导致会计报表的
附注不规范、不详细。这个缺陷不仅方便了企业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来造假 妨碍
会计报表附注作用的发挥 同时对信息使用者来说在信息检索和重要性判断上也
产生了障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