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职位管理、奖惩制度等工作 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后续
教育 逐渐培养出一支职业道德好 业务素质高 结构层次更合理的会计队伍。
加速注册会计师的选拔与培训。审计行业的现状是审计业务量大 而从业人
员却相对较少 加速选拔与培训注册会计师已迫在眉睫。首先 在政策上对注册
会计师的待遇增加一定的优惠 切实吸引一批高水平的会计师加入到注册会计师
这支队伍中来。同时 对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不能放松 要切实提高注册会计师
的业务水平、法制水平及职业道德水平 以便严格执业。道德教育不得忽视 道
德自古以来都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道德调节是一种超
越市场和政府的调节 是第三种促进整个经济有效运转的调节方式 可以说道德
问题才是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根源所在。道德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要在
这个过程中不懈地努力 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水平更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
方面。
三 强化立法和执法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
法规和制度。这些法规和制度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是只要认真执行 基本
都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更不会出现蓄意造假的现象。所以 目前最大的问
会计学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织结构体系 并建立起一套证券监管组织框架体系 这套体系应该包括证券监管
部门、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利益保护组织 从而从组织体系上确保有关上市公司信
息披露制度的合法执行。 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应该逐步将其他非证监会
[14]
要想加大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处罚的执法力度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证券监管组
部门的监管权置于证监会之下 使证监会成为领导者 使其成为我国权威最高的
证券监管机构。同时相应地扩大证监会的监管权力 赋予其对上市公司的一些监
管功能 例如发传票、查银行账户等。或者形成与公安部门和司法部门联合办案
的高效率运作机制、与各级媒体联合发布高效率曝光机制 使被查出有违法行为
的上市公司 不仅要付出高额的经济代价 还要付出昂贵的信用代价 使被处罚
案件的本身对整顿市场秩序起到警示作用。
四 建立有效的报表附注披露监督体系
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处于不相等的控制地位 有着不同的控制目标。在信 息需求方面存在着“不对称性”和“外部性” 而作为“内部人”的企业经营者 由于利益驱动 会容易采取一些不良会计行为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特别是附注
中的虚假信息 局外人很难及时发现 所以容易被误导 做出错误的决策 从而
[15]
使信息使用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 会计报表附注的提供者应建立自身 的内部监督机制 提高附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规范离不开完善的监督契约 不仅需要内部的 监
督体制 也需要外部的监督制约 所以应增加各利益部门对会计报表附注披露 的强制性要求 对附注披露的规范起到监督作用。外部可以引入银行、税务、工 商和质检等部门对企业的评价。因为银行是上市公司发展所需要资金的重要来源 之一 公司信用等级评估是银行放贷的重要依据 所以银行在贷款时要求企业提 供相应的信用
等级报告 此报告应该具有与审计报告相同的法律效力 主要包括 企业的信用等级、授信额度以及上年的还贷款情况。银行还应该定期到企业进行 回访 了解其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 对于这些信息企业都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予以披露。税务部门行驶国家赋予的税收权利 因此 在会计报表附注中 税务 部门应该对公司纳税情况进行披露 并且具体到企业所缴纳的各税种的名称、金 额等。对于没有及时、足额纳税甚至偷税的企业 税务部门要及时把相关信息反
馈到企业 同时要求其在附注中加以披露。 对于工商和质检部门也应及时将企
[16]
会计学专业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业的情况在附注中加以披露。目前对管理当局信息披露的监督的外部方面主要来
自两个 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 二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监督部
门应该加强对附注披露规范性的研究和分析 实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六、结论
会计报表附注是一种既有数字说明又有文字解释的信息披露方式 因其披露
信息的内容丰富 形式灵活 优势明显 越来越受到信息使用者的青睐 能够为
投资者提供更多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真实的信息 会计报表附注越详细 投资者就
越能详细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以充足且高品质的
会计信息满足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需求。
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而会计报表附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
分 它的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单单从企业方面很难全面把握 必须从相关
法规的制定、会计从业人员的编制、监管部门的审核各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分析
从而找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