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这两幅图片美不美?梅花和雪花都在寒冬绽放,它们互相映衬,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可是今天,它们却起了争执。它们在争执什么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去看个究竟。(板书:雪梅)
2.作者简介。
关于诗人卢钺,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生介绍诗人。 课件出示:
卢钺:南宋诗人,自号梅坡。代表作有《雪梅》两首。 设计意图:
用图片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1.借助拼音,自读这首诗,把字音读准确。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多音字和会写字的写法。 课件出示: 降xiánɡ(投降) jiànɡ(降落)
逊:半包围结构,可组词“逊色”。
输:左窄右宽,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布局紧凑,撇、捺舒展。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3.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并划分出节奏。 课件出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11
雪却输梅/一段香。
4.生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背诵。 设计意图:
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多读,能让学生正确把握节奏,有助于熟读成诵,为理解诗意打好了基础。
三、品味诗歌
1.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根据注释,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生默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时候,首先要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除了注释的重点词语,我们还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向别人请教等方式理解意思。
生画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畅所欲言,师进行引导。对说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说得不准确的同学要及时纠正。 3.课件出示全诗翻译,学生对照全诗翻译纠正自己理解不准确的地方。 课件出示: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让诗人难以评议梅和雪的高下,只好放下笔来。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4.悟道理。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梅花和雪花各有怎样的优缺点? 生读诗,回答问题。师总结。 课件出示:
梅花和雪花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从后面两句诗可以看出来:梅花香,却没有雪的洁白;雪花洁白,却没有梅花的香气。
(2)从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生畅所欲言,师加以指导。 课件出示:
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3)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重新来读这首诗。
12
师生共同朗读这首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
从关键词语入手,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体会诗句蕴含的道理,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其他有关梅或雪的古诗。 设计意图:
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增加文化积累,拓宽知识面。
本文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景物的诗,通过景物描写,或表达诗人闲适的心情,或蕴含丰富的哲理。在这三首诗的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导入环节,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展示精美的图片,或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二、自主学习。
在诗歌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在读的过程中,圈出生字,观察字形,再通过查阅工具书、与同学交流等方式弄清读音和意思。这样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以读促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之一。诗歌虽然短小,但内容精悍,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我将朗读训练贯穿于诗歌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指导学生正确划分诗句节奏、读出重音与轻音、把握语气的急促与舒
13
缓等,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培养良好的语感。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