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若全部车轮制动器托滞,则首先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有自由行程过小,应检查调整制动踏板的复位状况,用力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并迅速抬起,若踏板复位缓慢,说明制动踏板复位弹簧失效或踏板轴发卡应当更换或者修复。
6)检查制动主缸的工作状况。打开制动主缸储液室盖,有一人连续踩制动踏板,另一人观察主缸的回油状况。若不回油则主缸的回油孔堵塞,应当清理疏通。若回油缓慢,则说明制动液过脏或变质,应当更换制动液。 5.5 驻车制动不良
拉紧驻车制动,汽车也能够很容易起步。在坡道上停车时,拉紧驻车制动,汽车不能停止,发生溜车现象。
1)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挂入低速档起步,若汽车很容起步而发动机不熄火,则驻车制动不良。从驻车制动操纵杆放松位置往上拉,直到拉不动为止。检查操纵杆的行程,若形成过大说明操纵杆的自由行程过大,应当调整。若操纵杆的行程过小并且感觉很沉说明操作杆或绳索或制动器发卡锈死。应当拆检修复。检查操纵杆的阻力,若感觉没有阻力或阻力很小,说明操纵杆或绳索断裂或松脱,应当更换修复。
2)从检测孔中央驻车制动器(东风EQ1092、解放CA1092汽车)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若间隙过大,应当调整。
3)经过上述检查都正常,应拆检驻车制动器,检查驻车制动蹄片是否磨损过甚,或有无油污。检查制动鼓是否磨损过甚、失圆或有沟
槽。检查制动蹄运动是否发卡,若有发卡现象,应当修复或润滑。检查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是否符合要求。若接触面积过小,应当更换或修整。
第六章 微型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检修
制动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一旦出现故障,若不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微型汽车(如长安、松花江等)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如下。 6.1 制动不良或失灵
1)制动管(如接头处)漏渗或阻塞,制动液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失灵。应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 2)制动管内进人空气使制动迟缓。制动管路受热、管内残余压力太小,以致制动液气化,使管路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从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下降。维护时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尽并按规定添加制动液。
3)制动间隙不当。制动摩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在不制动时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至制动迟缓、制动力下降。维修时按现范全面调校制动间隙,即用平头起子从调整孔拨动棘轮,将制动蹄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以得到所规定的间隙。
4)制动鼓与摩擦片接触不良,闸瓦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导致片与鼓接触不良,制动摩擦力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搪削或校整修复。制动鼓搪削后的直径不得大于220mm,否则应予更换新件。
5)制动摩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潮湿,摩撩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摩擦片用汽油清洗,并用喷灯加热烘烤,使渗
人片中的油渗出来;渗油严重时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摩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摩擦系数即可。
6)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或其它件)损坏,制动管路建立不起必要的内压,而且油液漏渗,而制动不良。应应及时分解分解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 6.2 制动单边
1)同轴左右两边制动器制动时间不一致,大多是两边制动器制动间隙不均或接触面积差异所引起。遇此现象,可按规定重新调校前后轮制动间隙,必要时修磨摩擦片,使前轮先于后轮制动。
2)同轴两边制动器的制动力各异,致使车轮转速不同,直线行驶的距离也就不相等,从而造成制动单边。这通常为某边制动分泵漏油、制动摩擦片严重油污、摩擦系数出现差异或左右轮胎气压不等而引起。可用汽油清洗摩擦片,调整轮胎气压、修复渗漏处,分别予以排除。
3)汽车不踩制动就自动滑行到一侧。这多为一侧前悬架变形;前悬架车身底板变形;前悬架螺旋弹簧弹力严重下降;车架等有关部位在汽车制动时相互干涉或不协调所致。遇上述情况、查明原因之后予以修复。
4)制动时车轮自动向一边跑偏。这主要是两边制动鼓与摩擦片工作表面粗糙度不同,或一侧制动管路进空气或接头堵塞等引起。应分别查载根源、予以修复。
5)左、右轮胎气压不均造成跑偏。左右轮胎充气必须一致,否则
两边车轮的实际转动半径不同,行驶的直线距离不等而出现侧滑,必须按规定的标准给各轮胎充气。
6)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车轮定位失准及左右轮胎磨损不同,路面对左右车轮的阻力差也会造咸跑偏侧滑。遇此情况,载准原因之后分别按规定予以调校或换件。 6.3 制动噪音
1)制动鼓失圆,其圆度误差超过0.5mm。制动鼓工作面变形(椭圆),制动时片与鼓贴合瞬间,便发生碰撞,同时发出尖锐的撞击响声。维护时拆下制动鼓按规范标准进行搪削,并需平衡性能校验,不平衡量控制在200g.cm之内。
2)制动摩擦片表面太光滑、摩擦系数小、而制动压力大时,光滑的表面滑磨时便产生摩擦噪声,或在摩擦副之间塞进了异物挤压摩擦表面,由此也会出现摩擦噪音。维修时拆下制动鼓、清除异物,并且粗砂纸打磨摩擦片,并使之配合副接触面积达70%以上即可。
3)制动摩擦片严重磨损,表面出现沟槽及不规则形状,制动时不能完全有效地和制动鼓贴合、或制动支撑板变形、破坏了鼓与片的同轴度,局部摩擦、碰撞而出现噪声。维修时,更换摩擦片、校正制动支撑板。
4)前轮轴承损坏、滚道和滚珠表面出现麻坑、沟槽、甚至碎裂,行驶中制动就会出现异响。更换前轮轴承,即可消除此噪音。 6.4 制动拖滞引起的制动鼓发热
1)制动间隙过小、踏板自由行程过小,当放松制动踏板时,制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