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春季低温厚、夏季洪涝、干旱以及秋季“寒露风”。
市内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以发展橙、柚为主的柑桔生产的自然条件被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考队认为在全国堪称得天优厚,赣南适宜建为全国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本市是江西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和经济作物主产区,现已建成为全国的重点林区和全省的糖业、烟叶、桔生产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命名市内的信丰县为脐橙之乡、南康市为中国甜柚之乡、安远县为中国九龙蜜柚之乡、寻乌县为中国蜜桔之乡、**市为中国瑞香之乡;石城县为中国白莲之乡、崇义县为中国毛竹之乡、**为中国板鸭之乡、会昌县为中国肉兔之乡。
市内著名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安远的三百山、龙南县的九连山、**市有梅关古驿道。三百山为东江源头,是香港同胞饮用水的发源地,现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了香港同胞到祖国内地旅游的景点。九连山是我国中亚热带缘自然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成的地段,保存有大量野生动植物活化石,被列为江西省的重点自然保护区。始建于秦、唐的梅关古驿道,是我国古代沟通南北往来的交道要道。此外,还有宁都的翠微峰、龙南的武当山、上犹的陡水湖、崇义的聂都溶洞,均是风景秀丽而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之一,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从事过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是从**开始的。
因此,市内保存的革命史迹众多,县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达203处。以当年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红色故都”瑞金为中心,集中了遗址群5处计15个文物单位,属全省、全国范围内有特色的近代革命史迹群落。1955年授军衔时,仅兴国籍将军就有54名,兴国县因此誉为将军县。
2、**市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分析
近年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市有200万剩余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1/5。近年来外企看好这里的劳动力资源,大量企业涌入**,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5.46%,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市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由于**市对务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学校少,毕业生除输送到沿海发达地区外,本地就业的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新用工的需求。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高素质的劳动力向发达地区转移,与沿海企业建立了较稳定的劳务关系,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达120万,其中男性占60%,45岁以下的占9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0%。留在农村文化较低的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很难适应技术型工种和工厂流水线生产,因此,本地企业“招工难”问题更加突出,据统计,全市25%道德企业招不到工,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招不满,企业出现一边是劳动力过剩,一边是招工不足的现象。
目前,**市劳动力资源总量约500万人,城镇待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150万人,且每年新增剩余劳动力7.58万人。大量的劳动力需要接受相关技术培训。但对大量需要学习技术的劳动力而言,**市的职业技术学校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为此,**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公民职业化培训工程,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和其他劳动技能培训,给予公民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所需职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实施意见》中明确;五年培养中级技工25万人以上,高级技工1万人以上,技师、高级技师3000人以上,全市中级工人数占技术工人比重达20%以上。到2015年,全市各类人才(含乡土人才)达到120万,其中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人才达到30万人。充分发挥技校和其他职业技术学校培训机构、就业培训基地、社区职业培训网络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培养造就一批与承接“长珠闽”产业制度转移相适应的高技能、新工艺操作型人才。
中国目前在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从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看,技术工人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突出因素。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偏低、高技能人才匮乏,产品仍以低端为主、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而且安全生产事故也多,因此,全国各地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量都很大
第二节 **农业学校现状
********
学校是**市培养中等专业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的教学基地,是赣南脐橙市级培训基地。办学实力强,交通便利,323国道、京九铁路分别从学校院前院后通过,校园宽阔,占地406亩,各类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设有计算机中心,电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各类专业实验室16个,图书馆藏书10万余册。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游泳池,高级健身房,标准篮球场5个等体育设施。学生公寓宽畅、舒适,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现有在校生1600余人 为适应农业、农村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学校加大了专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学校专业在原有的农学、园艺、牧医、水产养殖等纯农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园林、财会、经济管理、计算机及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食品生物工艺、旅游、环境保护与监测、测量工程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城镇建设等经济类、文科、工科专业。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经、管、文、工学科兼有的办学格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专任教师75人,获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40人。教师先后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部分教师多次获得上级的表彰和奖励。在教育方面,始终坚持加强基础、立足专业、拓宽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适应市场的教育思想,以“严父之求,慈母之爱”要求学生。重视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各专业基本技能、实践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务实创新的精神。提倡和教育学生练就“一付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幅好书法、一手好键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