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文化馆工作转型升级模式探讨
作者:夏士康
来源:《卷宗》2020年第04期
摘 要: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活动的诉求,文化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需步入转型升级的轨道。所谓“转型升级”可以解读为:1)文化馆工作应从教育群众转型到尊重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中去;2)文化馆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丰富和拓展自身的工作形式。通过主题讨论,转型升级模式可围绕着:夯实前期调研精细化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突破体制束缚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实现师资培养常态化共建校园文化系统等三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化馆;转型升级;工作模式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文化馆工作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要求。就其原因在于,群众的物质基础在不断夯实的情况下,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集中反映在了:对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且这种追求反映在了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重塑领域。为了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活动的诉求,文化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需步入转型升级的轨道。所谓“转型升级”可以解读为:1)群众文化馆工作应从教育群众转型到尊重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中去;2)文化馆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技术,丰富和拓展自身的工作形式。尊重群众的文化首创精神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以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文化要求的元素激发出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并不意味着消减群众文化馆工作的社会特性,而是在匹配群众当前行为偏好的基础上建立线上与线下同步的工作模式。由此,这便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发点。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群众文化需求分析
在对样本区域的群众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可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群众文化需求主要分布在这样几个领域:社区文化需求领域、单位文化需求领域、学校文化需求领域,以下将分别对上述领域的文化需求展开分析。 1.1 社区文化需求分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社会网格化管理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方式,以社区为单位的群众主要以社区居民的身份存在于特定的空间范围,在构建和谐社区的社会治理目标导向下,社区文化需求便孕育而生。由于社区群众主要以居民身份而聚合,所以因他们存有不同的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同的年龄结构,而使得他们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社会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中也面临着诸多难题,诸如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大和原居民工作地的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