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关于平均分的题目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知道如何列除法算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游戏导入:教师拿一副扑克牌,请几个同学来把一到十红桃心的扑克牌分别平均分给五位同学,然后这五位同学把自己手上的牌的数字乘起来,谁算的得数最大,谁就赢了。游戏完了以后,问同学刚才是怎么分牌的?然后教师告诉大家,现在熊猫遇到了一个难题,也是关于分东西的,我们现在一起来帮帮他吧。 二、新授
展示PPT:12个竹笋,4个盘子,以及活动的小主人公熊猫
(1)老师提问:熊猫想请几个朋友到家来做客,它准备了12个竹笋招待大家,想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眼看着朋友们就要来了,可熊猫还没有分好,咱们帮帮分他吧! (2)师:用12根小棒代替竹笋,将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亲自动手分一分,看每盘能放几个? (学生动手操作)
(3)教师利用学生自己用小棒分的时间在黑板上画出竹笋的简笔画,然后请同学说说他们是怎么分的,结果怎样?最后请同学到黑板分一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分,如一个一个地分、几个几个一起分。通过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
(3)通过分的结果得出: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3个.教师进而引导出:像这样的的问题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吗
(4)根据分的结果抽象除法算式:12÷4=3, 然后通过实物图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写法,告诉他们这个“÷”读作“除号,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
于3。全班一起读一遍,然后提问:12表示什么意思,4表示什么意思,3又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明白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而明白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三、练习
1、完成书本第13面的做一做第一题“帮小猫分鱼” (1)谁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2)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3)这个算式会读吗,它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来表示吗?
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们表现的都非常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