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6:01: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2.下列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摇摆 牛棚 祷告(dǎo) 笑嘻嘻(xī) ....B.跳舞 告诉 嗅到(xiù) 一声不响(xiǎng) ....C.花瓣 廷院 膝上(qī) 罗摩衍那(yǎn) ....D.沐浴 黄昏 匿笑(nì) 吉檀迦利(tán) ....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神农架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原始森林。 ....

B.为了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小刚不求甚解,又把这个题目研究了一番。 ....C.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好朋友小红一直在暗地里帮助我。 ....D.请别把这两件不相关的事情混为一谈。 ....4.下列对话,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A.甲:“我有两张球票,请你看球赛,好吗?” 乙:“没空,别找我。”

B.甲:“你的书法真棒,全校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练的呀,不得第一才怪!” C.甲:“谢谢你给我让座!”

乙:“不客气,帮助老人是我应该做的。”

D.甲:“大夫,我要出院了,谢谢你在我住院期间对我悉心照顾和治疗。” 乙:“不客气,请走好,欢迎再来!”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畏罪潜逃 忘下断语 孤苦伶仃 怪诞不经 B.大相径庭 张牙舞爪 恋恋不舍 据为已有 C.无所顾忌 神彩奕奕 一本正经 若有若无 D.吱吱喳喳 数目可观 迫不及待 疯疯癫癫 二、名句名篇默写 6.古诗词默写。

(1)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曹操《观沧海》抒发诗人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名句,试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7.课外类文阅读 新月

沙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100首》)

1)“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三节作答)? 四、综合性学习 8.综合性学习。

假如你与同学一起参观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请你根据下列情境设置完成任务。

(1)你发现“百草园”里存在乱丢垃圾、乱折花木等现象。假如你遇到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你会怎么劝说?请写出来。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一句中“对课”就是拟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拟写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本中“三味书屋”的图片写几句解说词。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

A.匹夫不可/夺志也?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博学而笃志( ) ②饭疏食饮水 ( ) ③传不习乎( ) ④匹夫不可夺志也( ) 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解释从上面几则语录中提炼出来的两个成语。 择善而从: 三省吾身:

8)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女还____ .(2)顾反为女杀彘____ .(3)特与婴儿戏耳____ .(4)婴儿非与戏耳____ .

2)下列句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其子随之而泣 .B.曾子欲捕彘杀之 .C.妻止之 .D.曾子之妻之市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文章1—5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_______和_______。

2)文中“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呢?

3)文中写开头“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而不用“三代人散步”,有什么好处?

4)文中写到“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从中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12.阅读冯剑华的《雨》,完成下列小题。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阴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

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_____,写出了她______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_____,写出了她______的性格特征。 2)春雨手执神奇的画笔,描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请从文中找出其中的三幅。 3)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 4)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画线句作点赏析。 七、作文 13.(一)话题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以“光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岁月流光,我们在渐渐成长,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怀。那些陈旧的过往,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那些陪我们度过的所有,怎不令人怀念?

请以“怀念____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C 5.D

二、名句名篇默写

6.潮平两岸阔;随君直到夜郎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月之行,若在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语文七年级(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vivb82e439pugm7qnnb9acj39qpyw00el8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