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宁波市鄞州区梅溪水库水资源保护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饮水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库作为饮用水源在城乡供水中的地位因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日益突出。据统计,对于浙江省水库型水源地已占全省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总数的51%,占水源地供水人口的62%。但近些年来生活、农业、畜禽、工业以及旅游等产生的各种污染都威胁着水库水源地水质安全。据调查,浙江省主要供水水库中,绝大部分已经进入中、富营养化状态,其中约有50%已富营养化,且不少水库营养化水平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对水库的进行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把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均提出“要以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强化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06〕11号)中明确要求“严格保护饮用水水源,综合防治水污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部署,加强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发挥已建水库工程供水效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浙江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浙江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具体要求,对全省主要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水源地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水库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目标、防治方案和保障措施。
梅溪水库作为鄞州区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对保障鄞州区饮水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掌握梅溪水库水源地环境状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根据可持续发展目标对资源保护的新要求,改变以往孤立的、被动的防治,转变为综合的、主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选题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
续发展提供思路,同时也为鄞州区的社会国民经济发展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梅溪水库水源地环境现状为基础,调查污染源类型、污染物来源及时空分布,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状况评价;阐明饮用水污染现状、污染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主要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生态恢复与建设、环境应急能力建设、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开展规划投资—效益评估;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确保库区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以水资源保护项目为重点,侧重于生态治理、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三个方面,其中生态治理包括工业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染源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污染源治理、河流溪道整治等方面;生态保护包括沿库生态带建设、库区水体生态修复与调控、滨岸缓冲带、人工湿地等方面;生态修复包括生态公益林、水土保持等方面。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1.文案法: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图书查询、网上浏览等对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观点的收集。
2.实地考察法:到梅溪水库实地考察,实地调查数据,收集水库水质水量,水库环境等资料,通过资料分析梅溪水库水资源保护的重点,有针对性提出水库水资源保护项目的生态治理、保护、修复理论。
3.规范法规法:根据水资源保护和水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分析水库水质水量,及治理规范。
3.对比研究法:列事实、引例子,对比国内外水库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比不同措施间的优劣势及适用范围,针对梅溪水库提出切实的治理方法。 技术路线:
梅溪水库水源地保护规划基础工作 水库水质环境调查水库基本情况实地调查基础资料收集水质评价水源地保护规划目标水源地保护规划目标 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其他措施生活污染源治理工业污染源防治农业面源治理禽畜污染源治理旅游业污染治理溪道整治生态湿地前置库建设库面保洁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建设界碑和警示牌组合式生态浮床滨岸植被保护缓冲带生态系统食物链非具体工程效益分析规划实施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年12月10日前 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2010年12月31日前 查阅文献,撰写论文提纲
2011年3月23日—4月6日 实地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2011年4月30日前 完成论文初稿 2011年5月6日前 完成论文终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U 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Restora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s. NAT Acad Press, ashington I C. 1992
[2] Larsson T. Controle des roseux et conservation des zones humides . Bullet in Mensual de I Office National de la Chasse . 1994, 189:18-21
[3] Chambers J M and Me Comb A J. Establishment of wetland ecosystems in lakes created by mining in Western Australia . In : Mitsch W J ed. Global wetlands : old world and new. Elsevier , Netherlands , 1994
[4] Mitsch W J, Reeder B C ,Klarer D M . The role of wetlands in the control of nutrients with a case study of western lake Erie .In: Mitah .W J , Jorgensen S E, ed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New York:J Wiley&Sons, 1989:129-15
[5] 孙雪涛.加拿大联邦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5,21(8):56—58.
[6] Davies J M,Mazumder A.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issues in Can ada:the role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insustaining clean drinking water quality at surface sources[J].J Environ Manage,2003,68(3):273—286.
[7] Hooper B P,McDonald G T,Mitchell B.Facilitating integrated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Australianand Canadian perspectives[J].J Environ Plann Man—age,1999,42(5):747—766.
[8] Timmer D K,de Lo6 R C,Kreutzwiser R D.Source waterprotection in the Annapolis Valley,Nova Scotia:lesson forbuilding local capacity[J].Land Use Policy,2007,24(1):187—198.
[9] McCoy M B and Rodriguen J M. Cattail (Typha dominguensis ) eradication methods in the restoration of a tropical ,seasonal ,freshwater marsh ,In : Mitsh W Jed .Global wedlands :old world and new .Elsevier, Netherlands,1994
[10] 叶春,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模式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999 [11] 王献蒲,贵州威宁草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利用. 北京:国家环境环保局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出版,1995
[12] 刘文祥,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环境科学研究,1997,7(10):7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大纲, 2006年5月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002)
[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方案,2008 年1 月
[16]蓝楠,国外饮用水源保护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环保产业,2007年9月 [17]车越,吴阿娜,杨凯,加拿大保护饮用水源的策略及启示,中国给水排水,2007年8月
[18]Pires M. Watershed protection for a world city: the case of New York [ J]. Land Use Policy, 2004, 21 (1): 161 -175.
[19]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 U. S. ). Watershed Management for Potable Water Supply Assessing the New York City Strategy [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