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5=0.7)的混合溶液的pH约为 (lg4=0.6,,溶液中含碳微粒的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向此溶液中不断滴加1mol/L稀HCl时,溶液中c(CO32-)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溶液中其它含碳微粒浓度变化的曲线。
27.(14分)
废钯催化剂中含钯5-6%,碳93-94%,铁1-2%,铜0.1-0.2%以及锌等杂质。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钯催化剂制备无水氯化钯,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Pd2+、Cu2+、Zn2+等离子均可与氨水生成[M(NH3)n]x+离子,其中[Pd(NH3)2]2+在盐
酸中能以[Pd(NH3)2]Cl2黄色晶体的形式析出。
(1)灼烧钯碳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 (支持仪器省略)。王水溶解过程中会生成NOCl,NOCl的结构式为 。
(2)是否进行虚线方框内的操作,对提高钯的回收率至关重要,其主要原因是 。 (3)最后焙烧之前若不烘干,所得产品中会混有 杂质。
(4)可用“化学放大”法测定样品中的微量Fe3+:在酸性介质中加入过量的KI后用CCl4
萃取,分去水相后,用肼(N2H4)的水溶液进行还原并反萃取,还原过程中有无污染的气体生成。再用过量的Br- 将反萃取出的I-氧化成IO3-,煮沸除Br2 后,加入过量的KI,酸化后用Na2S2O3标准液进行滴定。经上述步骤后,样品含量的测定值放大了 倍,写出还原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假定萃取达到平衡时,样品在水和萃取剂中的总浓度比为1∶80,50mL的水溶液样品,用10mL萃取剂萃取,萃取后溶液中残留的样品浓度为原溶液的 倍(用分数表示)。完成萃取和反萃取操作,必须选用的仪器有(填标号)。
28.(14分)
某分子的结构如右图所示(-R为烃基),其中A、B、D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三个相邻的周期,A的非金属性大于B。D与G形成的DG3在工业上可用于漂白和杀菌消毒。A与G形成的AG3可完 全水解,其水解的产物之一H3AO3常用作塑料件镀金属的还原剂。
(1)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分子具有磁性。D的某种氧化物D2O4的磁性大小与温度
2DO2, 呈正相关关系,即磁性是温度的增函数。则D2O4 ΔH 0(填“>”“<”或“=”)。
(2)DG3用于杀菌消毒与HGO相比,DG3可大大延长杀菌消毒的时间,试从反应速率理论和平衡移动理论两者中选择一个,解释其原因 。
(3)无机含氧酸中的非羟基氢不能发生电离。H3AO3分子中A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试用方程式表示H3AO3的正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 (4)液氨中因存在
可导电,液态D2O4中也存在D2O4
,上述两个过程的本质区别为 。
(5)T℃时,在一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ACl5固体,按下式发生反应:ACl5(s) ACl3(g)+Cl2(g),ΔH>0。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变化如下表: 时间t/s 总压P/kPa 0 0 5 1.0 10 2.0 15 3.0 20 4.0 25 5.0 30 5.0 ∞ 5.0 上述条件下,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 (KPa)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若保持温度不变,30s时给容器加压,达新平衡后,容器内的总压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将容器换成绝热容器,加压后容器内的总压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9.(10分)
某兴趣小组进行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图2为酵母菌细胞内可发生的呼吸过程示意图,其中字符Ⅰ~Ⅵ表示化学物质,序号①~④代表反应过程,请回答:
(1)在设置图1装置前需先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试管中加水的作用是_______,滴管中冒出气泡,这是因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_______。此时酵母菌细胞中所进行的反应可用图2中的_______过程表示。
(2)为了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另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金属垫圈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酵理母菌为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将两部分分别与煮葡萄沸糖冷溶却液后的葡萄糖溶液混合,组装成如图1的装置A和B,装置A有气泡产生,培养液中能检测到酒精,装置B无上述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图2中的_______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生成物质_______(填字符)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最多。 30.(8分)
当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呢?基于这个问题,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个生理状态相同的蛙的心脏A和B,置
A保留副交感神经,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之保持活性。已知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率降低。
将B的副交感神经剔除,刺激A中的该神经,A的跳动减慢;从A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的营养液中,B的跳动也减慢。
(1)科学家这样设计实验基于的假说是_______,预期结果是_______。 (2)该实验结果证明了_______。
(3)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信号依赖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在突触小体内能完成的信号转化是_______。 31.(10分)
欲了解捕食和种间竞争对田鼠数量的影响,研究者设计了4个处理组,分别是甲组(有捕食者、无竞争物种),乙组(有捕食者、有竞争物种),丙组(无捕食者、有竞争物种),丁组(无捕食者、无竞争物种),统计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在23周时,捕食关系和种间竞争关系中对田鼠影响较大的是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
(2)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为什么?_______, _______。 (3)下列能表示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田鼠与竞争物种之间数量关系的曲线图有_______。
32.(11分)
水稻(2N=24)早期叶色分为深绿和浅绿,由9号染色体上的基因A、a决定,深绿色水稻自交后代有浅绿色出现。3号染色体上B、b基因控制水稻完全成熟时叶色是否变黄,B基因控制叶绿素分解酶的合成,能使叶绿素分解。请回答: (1)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测序,应测定_______条染色体。
(2)题中控制水稻叶色的基因遵循_______遗传规律。基因型为AaBB的水稻自交,后代早期叶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完全成熟时叶色为_______。
(3)现用始终保持浅绿色的水稻与早期深绿色、成熟时黄色的纯合水稻杂交得F1,F1自交后得到F2,F2完全成熟时叶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黄色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4)欲验证一株始终保持深绿色的植株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5分)
(1) (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速率都一定增大 B.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C.在潮湿的天气里,空气的相对湿度小,有利于蒸发 D.温度相同的不同物体,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温度均由T1升高到T2,等压过程比等容过程吸收的热量多
(2)(10分)如图所示,用质量m=1kg的活塞在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开始时活塞距离汽缸底部的高度h1=1.0m,气体的温度t1=27℃ 。现将汽缸缓慢加热至t2=207℃,活塞缓慢上升到距离汽缸底某一高度h2处,此过程中被封闭
105Pa,重力加速度g=10m/s2,活塞横截气体增加的内能ΔU=300J.已知大气压强p0=1.0×
面积S=5.0×10-4 m2。求:
(ⅰ)初始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p1和缓慢加热后活塞距离汽缸底部的高度h2;
(ⅱ)此过程中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Q。
34.[物理—选修3–4] (15分)
(1)(5分)某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中实线所示,t2=3.0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中虚线所示,若图乙是图甲a、b、c、d四点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正确的是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