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曲线斜率的方法求得。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2.试剂
(1) 葸醌、甲醇、邻苯二甲酸酐。 (2) 蒽醌试样。
(3) 4.0 g·L-1蒽醌标准贮备液 准确称取0.400 0 g蒽醌置于100 mL烧杯中,用甲醇溶解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以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4) 0.040 0 g·L-1。蒽醌标准溶液吸取1.0 mL上述蒽醌贮备液于100 mL 容量瓶中,以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四、实验步骤
1、蒽醌系列标准溶液的配制 在5只10 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2.00,4.00,6.00,8.00,10.00 mL葸醌标准溶液(0.040 0 g·L-1),然后用甲醇稀释到刻度,摇匀备用。
2、称取0.100 0 g葸醌试样于小烧杯中,用甲醇溶解后,转移至50 mL容量 瓶中,以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3、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甲醇作为参比溶液,在200~35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一份蒽醌标准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4、配制浓度为0.1 g·L-1邻苯二甲酸酐的甲醇溶液,按上述方法测绘其紫外吸收光谱。
5、在选定波长下,以甲醇为参比溶液,测定蒽醌标准溶液系列及葸醌试液 的吸光度。以蒽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 据葸醌试液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其对应的浓度,并根据试样配制情况。 计算葸醌试样中葸醌的含量,并计算此波长处的k值。
五、思考题
1、为什么选用323 nm而不选用251 nm波长作为蒽醌定量分析的测定渡 2、本实验为什么用甲醇作参比溶液?
实验五 红外光谱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2、掌握用压片法制作固体试样晶片的方法; 3、熟悉红外分光光度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红外光谱是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信息的分子光谱,它反映了分子化学键的特征吸收频率,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和定量测定。
根据实验技术和应用的不同,一般将红外光区划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13158~4000cm-1),中红外区(4000~400cm-1)和远红外区(400~10cm-1),一般的红外光谱在中红外区进行检测。
红外光谱对化合物定性分析常用方法有两种。 1、已知标准物对照法
已知物对照应由标准试样和待测试样在完全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分别测绘出红外光谱进行对照,图谱相同,则为同一化合物。
2、标准谱图查对法
标准图谱查对是一种最直接、可靠的方法。根据待测试样的来源、物理常数、分子式及谱图中的特征谱带,查对标准谱图来确定化合物。常用的标准图谱集为萨特勒红外标准图谱集。
三 、仪器及试剂
1、仪器: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WQF-510A)、 手压式压片机、压片模具、 磁性样品架、可拆式液体池、KBr盐片、红外灯、玛瑙研钵。 2、试剂:苯甲酸(AR)、无水丙酮、KBr(光谱纯)。
四、实验步骤
1.固体样品苯甲酸的红外光谱的测绘(KBr压片法)。
(1)取干燥的苯甲酸试样约1mg于干净的玛瑙研钵中,在红外灯下研磨成细粉,再加入约150mg干燥的KBr一起研磨至二者完全混合均匀,颗粒粒度约为2μm以下。
(2)取适量的混合样品于干净的压片模具中,堆积均匀,用手压式压片机用力加压约30s,制成透明试样薄片。
(3)将试样薄片装在磁性样品架上,放入Avatar360 FT-IR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中,先测空白背景,再将样品置于光路中,测量样品红外光谱图。 (4)扫谱结束后,取出样品架,取下薄片,将压片模具、试样架等擦洗干净,置于干燥器中保存好。
2.液体试样丙酮的红外光谱的测绘(液膜法)。
用滴管取少量液体样品丙酮,滴到液体池的一块盐片上,盖上另一块盐片(稍转动驱走气泡),使样品在两盐片间形成一层透明薄液膜。固定液体池后将其置于红外光谱仪的样品室中,测定样品红外光谱图。
3.数据处理
(1)对所测谱图进行基线校正及适当平滑处理,标出主要吸收峰的波数值,储存数据后,打印谱图。
(2)将扫描得到的两种试样的红外吸收谱图与已知标准谱进行对照比较,并判别各主要吸收峰的归属。
五、注意事项
1.KBr应干燥无水,固体试样研磨和放置均应在红外灯下,防止吸水变潮;KBr和样品的质量比约在100~200:1之间。
2.可拆式液体池的盐片应保持干燥透明,切不可用手触摸盐片表面;每次测定前后均应在红外灯下反复用无水乙醇及滑石粉抛光,用镜头纸擦拭干净,在红外灯下烘干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盐片不能用水冲洗。
六、思考题
1.用压片法制样时,为什么要求将固体试样研磨到颗粒粒度在2 μm左右?为什么要求KBr粉末干燥、避免吸水受潮?
2.对于高聚物固体材料,很难研磨成细小的颗粒,采用什么制样方法比较可行? 3.芳香烃的红外特征吸收在谱图的什么位置? 4.羟基化合物谱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