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1:06: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

2014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每小题1分,共40分) 1、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 A、《论语》 B、《学记》

C、《大教学论》 D、《教育学纲要》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3、首次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描述和探讨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亚里士多德 4、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一书中论述了他的 教育观( ) A、自然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主义 D、建构主义 5、我国最先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漫话》 C、《教育过程》 D、《论语》

6、“六艺”是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其中“礼”的教育所体现的是( )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艺术教育

7、“人只有通过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这说明教育是( )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8、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 A、教育具有阶级性 B、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 D、教育具有永恒性 精品文档

) 精品文档

9、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 来进行划分的( ) A、从课程功能的角度 B、从教育阶段的作用

C、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D、从课程核心组织角度

10、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11、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动因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这种理论是( ) A、内发论 B、外砾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2、某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想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 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1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C、教育常常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14、根据教育目的不同和不同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

A、课程 B、培养目标 C、课程计划 D、教材计划 15、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是( ) A、体力和脑力相结合 B、精神和道德相统一 C、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6、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 )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科研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7、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且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是( ) A、必修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选修课程

18、“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经验反映了( ) A、德育过程的多端型 B、德育内容 C、德育原则 D、德育方法

1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说服教育法 20、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21、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 A、詹姆斯 B、冯特 C、艾宾浩斯 D、铁钦纳

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明性格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 ) A、遗传 B、教育 C、家庭 D、个人努力

23、“给我一打儿童,在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持这种观点心理学流派是( ) A、行为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学派 C、人本主义心理学 D、完形心理学 24、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心理过程( ) A、感觉 B、思维 C、记忆 D、动机

25、“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属于(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精品文档

最新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vyp03fl4g44p5c1cp2i5zpak1cssx00d8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