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具备较渊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音乐专业技能,具备相当的音乐教育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学校及其他机构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二、本专业总体概况,优势和特色
音乐教学论方向属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研究生培养上以音乐学院的师资力量为主体,并倚重教育科学学院的雄厚师资,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音乐学院有音乐教育方向的教授3人,博士(含在读)5人,博士生导师一名,硕士导师5名,师资力量雄厚,有良好的音乐表演和学术研究传统和氛围,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音乐教学论方向硕士点1986年就已开始招生,培养了30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许多已成为单位骨干力量,获博士学位或被聘为高职人员。学院有充足的培养研究生的教学设施,琴房、形体训练房、电钢琴教室、MIDI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厅等一应俱全,现正在修建投资千余万元的音乐综合楼。学院资料室藏有音乐及其他相关学科书籍杂志等3万余册,光碟、磁带近万盘。
为适应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本方向保持理论授课的中心地位,积极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又加强学生技法实践课程的教学,增加技法课时量,开设技法自选课。学生课程学习逐渐采用学分制,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学院积极创设良好的学术氛围,规定每年11月为学术活动月,每学期至少举办3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开办了《研究生音苑》,不定期出刊。研究生三年学习的主要任务为完成课程学习,达到规定学分;公开发表2篇以上的论文或作品(参加省级以上专业比赛获奖亦可);完成毕业论文。
三、专业课程一览表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列经典著作选读 硕士英语精读翻译与写作 硕士英语听说 音乐美学 音乐作品分析 专业英语 音乐课题与论文写作 音乐人类学 音乐社会学 MIDI制作 教学基本理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 音乐教育心理学 器乐、钢琴、声乐选修 教学实践 学术报告 课程学时 20 50 144 64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80 40 40 10 6-8次 学分 1 2 4 1.5 2 2 2 2 2 2 2 2 2 4 2 2 1 2 任 课 老 师 景蔚岗 吴春福 何建军 郭声健 景蔚岗 高健昌 吴跃跃 朱咏北 开课学期 (春/秋) 秋 春 秋、春 秋、春 春 秋 春 春 春 秋 春 春 秋 春、秋 秋 春、秋 备 注 公共必修课 0160401021401 0160401021402 0160401021403 0160401021404 0160401021405 0160401021406 0160401021407 0160401021408 0160401021409 0160401021410 0160401021411 0160401021412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 限选 必修环节 四、专业课程开设具体要求
课程编号:0160401021401 课程名称:音乐美学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授课教师:景蔚岗
课程目标:1、掌握美学、音乐美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2、运用美学原理探讨理论和实践问题。 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适当运用讨论课形式
考试形式:根据需要采用考查、考试等方式。 教学内容:1、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音乐美学的流派与理论 3、音乐的构成与形式 4、音乐创作美学 5、音乐表演美学 6、音乐欣赏美学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何乾三.西方音乐美学史稿[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4、修海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课程编号:0160401021404 课程名称:课研究与论文写作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程 授课教师:郭声健 课程目标:
1、了解音乐教育课题申报、研究、结题的基本程序与方法,掌握课题设计论证报告的内容及写作注意事项,能独立完成课题设计论证的写作。
2、掌握论文的基本涵义,学会怎样进行论文选题,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 授课形式:讲授、讨论、点评相结合
考试形式:考查、撰写一个课题设计论证报告 教学内容:
一、课题研究概述 1、课题研究的内涵 2、课题研究的程序 3、课题的类型与来源 4、课题的选择与论证 5、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6、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论文写作基础
1、论文写作与课题研究 2、论文涵义与及基本特征 3、论文要素与基本结构 4、论文选题的基本方法 5、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6、论文类型及写作提示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郭声健.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郭声健.琴歌舞笔:音乐教师写论文[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课程编号:0160401021406 课程名称:音乐社会学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课程目标:
1、了解音乐社会学的基本内容,明确音乐社会学对音乐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运用音乐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音乐学研究。 授课形式:讲授、讨论、点评相结合。 考试形式:考查,撰写一篇论文。 教学内容:1、社会音乐生产论 2、听众论 3、传播论 4、流行论 5、商品论
6、职业论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2、克奈夫[德].西方音乐社会学现状[M].金经言.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课程编号:0160401021410
课程名称:音乐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
英文名称:Research about The Theory of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任课教师:吴跃跃
适用学科、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音乐教育方向 内容简介:
一、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二、音乐教育哲学;
三、音乐教学论(包括中学音乐教学原则、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中学音乐教学领域与教学方法、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学评价、中学音乐教师等);
四、音乐课程标准研究; 五、比较音乐教育研究; 六、音乐教学实践。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 2、吴跃跃.实用音乐教学论[M]. 3、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
4、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培养[M]. 5、贝内特·雷默[美].音乐教育的哲学[M]. 6、张淑珍.音乐新课程与学科素质培养[M]. 7、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 8、魏煌,侯锦虹.苏联音乐教育[M].
9、谢嘉幸,杨燕宜,孙海.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 10、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 11、缪裴言,缪力,林能杰.日本音乐教育概况[M].
12、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
课程编号:0160401021411 课程名称:音乐心理学 任课教师:朱咏北 学科方向:音乐教育学
预修课程:普通心理学 音乐教育心理学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音乐教育学方向的学位课程之一。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学、音响物理学与心理学交叉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音乐心理学是从19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它广泛地吸取了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发生学、数学、遗传学、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成果,逐步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全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章节进行讲述:
绪论
第一章 音乐审美心理结构
第二章 音乐效应——音乐心理功能
第三章 音乐成就——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 第四章 音乐表演心理 第五章 音乐创作心理 第六章 音乐欣赏心理
第七章 音乐才能与遗传、环境的关系 第八章 音乐家个性与音乐创造 主要教材及参考文献:
1、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三环出版社. 2、曹理、何工.音乐学与教育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 3、朱咏北,王北海.新编音乐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4、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5、刘耀中,刘益民,程甫.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 6、童庆炳,程飞民.文艺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推荐: